- 霞裙月帔
xiá qún yuè pèi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 借指仙女或美女。
- 裙式支座
qún shì zhī zuò
裙式支座skirl support由钢板卷制成圆筒形或圆锥形筒体作为支承部件的一种介_式支座或球形容器支座.立式容器裙式支座,由座体,基础环及螺栓座等组成。
- 青裙缟袂
qīng qún gǎo mèi
青布裙、素色衣。 谓贫妇的服饰。借指农妇,贫妇。
- 舞裙歌扇
wǔ qún gē shàn
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同“舞衫歌扇”。
- 连衫裙
lián shān qún
即连衣裙。《花城》1981年第5期:“为什么她们眼科的老护士 钱坚 ,还穿连衫裙?”《钟山》1981年第10期:“她那样天真无邪地笑着,穿着一件米色小花的素雅的连衫裙。”参见“ 连衣裙 ”。
- 缨裙游
yīng qún yóu
指 汉成帝 偕 赵飞燕 游 太液池 之事。
- 百褶裙
bǎi zhě qún
有许多褶子的裙子
- 裙裾
qún jū
1.裙子;裙幅。 2.借指妇女。
- 鼈裙
biē qún
亦作“鱉裙”。 鳖甲四周的软肉。是一种佳肴。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王从事妻》:“忆亡妻在时,最能饌此,每治鱉裙,去黑皮必尽,切臠方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肉食》:“新粟米炊鱼子饭,嫩籚笋煮鱉裙羹。” 清 曹寅 《栗花歌》:“天花银盘充庖厨,漫山鱉裙鸭脚庸材耳。”
- 衲裙
nà qún
僧人的衣裳。
- 钗裙
chāi qún
首饰与衣裙。
- 湘裙
xiāng qún
湘 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 裙边
qún biān
1.帽裙的边缘。 2.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 桶裙
tǒng qún
1.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明 田汝成 《炎徼纪闻·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为花犵狫,红布者为红犵狫。”《新华日报》 2.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 3.泛指圆桶状的裙子。
- 罩裙
zhào qún
一种短裙,通常与大身连裁,束带或卡腰
- 裙腰
qún yāo
1.裙的上端紧束于腰部之处。 2.比喻狭长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