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袖里春
xiù lǐ chūn
香物名。
- 无袖
wú xiù
无袖衫(sleeveless),没有袖子从肩峰处露出整个手臂的服装。
- 断袖癖
duàn xiù pǐ
癖好男宠。
- 断袖
duàn xiù
亦作“ 断褏 ”。截断衣袖。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典出《汉书·佞幸传·董贤》:“﹝ 董贤 ﹞为人美丽自喜, 哀帝 望见,説其仪貌…… 贤 宠爱日甚,为駙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叅鉅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褏,上欲起, 贤 未觉,不欲动 贤 ,乃断褏而起。其恩爱至此。”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褏作“袖”。
- 敛袖
liǎn xiù
收紧衣袖。
- 攘袖
rǎng xiù
卷起衣袖。
- 捋袖子
luō xiù zi
把袖子往上卷
- 挽袖
wǎn xiù
1.卷起袖子。 谓拱手。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诗:“召还当有詔,挽袖谢邻里。” 2.妇女外褂袖口上形如袖套的装饰品。《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一个从緑绢挽袖中掬出八字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只见另有一个人,拿了许多裙门、裙花、挽袖之类,在那里议价。”
- 振袖
zhèn xiù
和服的一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大振袖为正礼服,必入五纹;中振袖为准礼服,可以入三纹或一纹;小振袖则是一般装束。
- 挥袖
huī xiù
1.挥动衣袖。奋起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晋 左思 《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2.犹挥手。表示告别。 唐 郑谷 《阙下春日》诗:“ 秦 楚 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 灞陵桥 。”
- 挥拳掳袖
huī quán lǔ xiù
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
- 揎拳拢袖
xuān quán lǒng xiù
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拙袖
zhuō xiù
《史记·五宗世家》“﹝ 长沙定 王发 ﹞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溼贫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景帝 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詔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 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迴旋。’帝以 武陵 、 零陵 、 桂阳 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先是 辽 欲过 鸭緑江 为界, 高丽 上表云:‘……归 汶阳 之旧田,抚绥敝邑;回 长沙 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 朴寅亮 之词也。 辽 主善之,遂寝其议。”
- 担风袖月
dān fēng xiù yuè
形容中国古代士大夫抛弃功名利禄
- 拂袖而起
fú xiù ér qǐ
表示生气
- 护袖
hù xiù
〈方〉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