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削
bǔ xuē
弥缝其阙。
- 补钉
bǔ dīng
见“ 补丁 ”。
- 补集
bǔ jí
不属于一给定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该集合包含于含该给定集合的另一特定数学集合中
- 调补
diào bǔ
1.调养滋补。宋 洪迈 《夷坚志补·鬼国母》:“ 杨氏 呼医用药调补几岁,颜状始復故。” 2.谓调任官职。《汉书·匡衡传》:“ 衡 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 平原 文学。” 唐 皇甫冉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明 张居正 《答铨部李石塘书》:“考功之缺,已属銓曹调补,其人则太宰所自择者也。”《九尾龟》第八一回:“调补了 直隶 天津 道,不到一年的工夫,陞授了 河南 按察使。”
- 补阙
bǔ quē
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 2.引申为弥补缺漏。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3.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 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 迁补
qiān bǔ
升官补缺。
- 资补
zī bǔ
资助补贴。
- 顶补
dǐng bǔ
顶替补缺。
- 连补
lián bǔ
方言。缝补。
- 补选
bǔ xuǎn
为了补缺而在两次正规选举之间进行的选举
- 补缝
bǔ fèng
1.缝补衣服。 2.弥补。
- 补种
bǔ zhòng
在出现缺苗的农作物中,重新种植
- 豸补
zhì bǔ
旧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其前胸、后背缀有金线或采丝绣成的补子,图形为獬豸,故称。
- 还补
hái bǔ
归还。
- 采补
cǎi bǔ
谓汲取他人元气、精血以补益己身。
- 补帖
bǔ tiē
见“ 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