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
píng héng
1.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2.两物齐平如衡 3.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4.生理学中某种特定营养物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关系 5.两种或几种相反的力或过程之间不产生任何加速度或净变化的平衡状态 6.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
- 三衡
sān héng
1.古代掌山之官。 2.星名。
- 权衡
quán héng
1.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称锤;衡,称杆 2.喻指权力 3.法度;标准 4.评量;比较
- 抗衡
kàng héng
彼此对抗,不相上下
- 盱衡
xū héng
1.扬眉举目 2.观察;纵观
- 阬衡
kēng héng
重迭倾斜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崔错癹骫,阬衡閜砢。” 司马贞 索隐:“阬衡閜砢, 郭璞 云:‘揭孼倾欹皃。’”《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坑衡”。
- 搞平衡
gǎo píng héng
使相反的力量均匀分布而产生平衡
- 铨衡
quán héng
1.衡量轻重的器具。《淮南子·齐俗训》:“夫挈轻重不失銖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銓衡。” 刘文典 集解:“《羣书治要》引,銓作权。”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銓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则少多混乱。” 唐 白居易 《革吏部之弊策》:“妍蚩者不能欺於藻镜,錙銖者不敢诈於銓衡。” 2.品鉴衡量。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虽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銓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焉。”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惟‘西北有浮云’十餘首,殊美赡可翫,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羣彦,对扬厥弟者耶?” 宋 司马光 《和伯镇再入馆》:“銓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故每遇时贤,銓衡轻重,无足失。” 3.考核、选拔(人才)。《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銓衡专於臺阁,上之分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咏,遗贤必举。”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小官擢用良才,銓衡人物,褒贬必当。” 4.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汝若居銓衡,当举如此辈人。”《资治通鉴·晋哀帝兴宁二年》:“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为侯,自今国官皆委之銓衡。” 胡三省 注:“銓衡,谓吏部尚书也。” 明 张煌言 《徐允岩诗序》:“我 明 选举既行,荐辟遂废。一命必由銓衡,三事莫敢幕置。”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冻猪肉》:“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
- 参衡
cān héng
犹抗衡。
- 仪衡
yí héng
1.测度衡量。 2.指观测仪器。
- 杜衡
dù héng
1.亦作“ 杜蘅 ”。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 江 南之杜蘅兮色以陈,愿使黄鵠兮报佳人。” 唐 皮日休 《九讽·见逐》:“彼茨菉之丛秽兮,固不能让乎杜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杜若》﹝释名﹞引 苏颂 曰:“此草一名杜衡,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条,即《尔雅》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即《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古人多相杂引用。故《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离骚》云:‘杂杜衡与芳芷。’ 王逸 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故二名相混。” 清 周亮工 《有介弱弟中殇赋此慰之》诗:“努力承先绪,芳洲失杜蘅。”参见“ 杜若 ”。 2.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叶一二枚,生于茎端。单花顶生。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杜衡》﹝释名﹞:“ 苏恭 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苏颂 曰:‘《尔雅》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衡,或疑是杜若,而 郭璞 注云,似葵,当是杜衡也。’”
- 司衡
sī héng
1.主管;主宰。 2.犹言宰衡。 3.负责评阅试卷。
- 县衡
xiàn héng
1.天平。 2.势均力敌;抗衡。 3.公布法度。
- 下衡
xià héng
即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仪式,以手至地而头加手上。
- 窐衡
wā héng
窐窦和衡门。指贫士所住的简陋房屋。窐窦,圭形的门旁小孔;衡门,门上横木。
- 合从连衡
hé zòng lián héng
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