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蝨蛊
shī gǔ
旧传一种邪术。指以虱培育而成的蛊毒。
- 虮蝨臣
jǐ shī chén
犹言微贱之臣。宋 陆游 《杂兴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之一:“区区牛马走,齷齪蟣蝨臣。”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下土蟣蝨臣,不自料得接休光,以沐浴神化,亦既幸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屈悔翁》:“降将豺狼性,孤臣蟣蝨臣。”亦省称“ 蟣臣 ”。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下国有蟣臣,一年再奔赴。”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蟣臣称贺孰为达,亦感鼓铸随鸿鑪。”
- 蝨瘤
shī liú
亦作“虱瘤”。 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 蝨心
shī xīn
亦作“虱心”。 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 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张湛 注:“以彊弓劲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极小的箭靶中心。 宋 刘克庄 《观射》诗:“各自分牛臠,何曾贯虱心。”
- 蚁蝨
yǐ shī
亦作“ 蚁虱 ”。亦作“螘蝨”。蚂蚁和虱子。
- 虮蝨
jǐ shī
1.亦作“ 蟣虱 ”。 2.虱及其卵。《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冑生蟣蝨,鷰雀处帷幄,而兵不归。”《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唐 元稹 《捉捕行》:“蟣虱谁不轻,鲸鯢谁不恶。”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 婆罗 左右望,羣岛比蟣蝨。”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 3.比喻卑贱或微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笑蟣虱之宴安,不觉事异而患等。”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蟣蝨事,而陛下以身亲之。”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 ( 戴震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 蝨症
shī zhèng
指虱子在体内结块的病。
- 狗蝨
gǒu shī
1.一种寄生狗体、吸食狗血的虱子,状如胡麻子。宋 苏轼 《服胡麻赋》:“状如狗蝨,其茎方兮。” 2.胡麻的别名。《广雅·释草》:“狗蝨……胡麻也。”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灵麻撮狗蝨,村稚啼禽猩。” 宋 黄庭坚 《今岁官茶极妙》诗:“鸡苏狗蝨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
- 蝨官
shī guān
指蠹国害民的人或事。
- 鱼蝨
yú shī
即鯴。
- 蝨蝇
shī yíng
一名马虱蝇。 体形扁平,黄褐色,长约二分许。夏季多附于牛马的毛丛中,吸食血液。
- 蝨蚁
shī yǐ
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
- 蝨建草
shī jiàn cǎo
亦作“虱建草”。能除虮虱的一种草。
- 蝨子
shī zǐ
亦作“虱子”。 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无翅,腹部大,刺吸式口器。常寄生在人畜身体上,吸食血液。寄生在人体上的有头虱、体虱、阴虱等,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
- 头蝨
tóu shī
寄生在人的头发里的一种虱子。 体长形,灰白色,有的带黑色或黄色,脚短而粗。吸食血液。卵白色,有胶汁黏在头发上。它能传播斑疹伤寒等疾病。
- 蝨处裈
shī chǔ kūn
亦作“虱处褌”。语出《晋书·阮籍传》:“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羣蝨之处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襠,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羣蝨处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蝨之处褌中乎!”后因以“蝨处褌”比喻身处浊世,局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