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和启蛰
yáng hé qǐ zhé
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 诸蛰
zhū zhé
各种冬眠于土中的虫。
- 沦蛰
lún zhé
犹埋没。
- 起蛰
qǐ zhé
惊起蛰伏的虫、兽。 比喻使隐逸的贤才出为世用。 宋 苏轼 《海市》诗:“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清 吴嘉纪 《题舒栖赠徐蓂阶》诗:“谷风稍起蛰,薆薆入闲门。” 清 屠倬 《冬暖行》:“闭藏不密阳气泄,奋雷起蛰阴惨舒。”
- 启蛰
qǐ zhé
1.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 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 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 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 2.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 骆鹏 《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雷起蛰
léi qǐ zhé
[明]字潜云,福建泰宁人。
- 雷蛰
léi zhé
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 龙蛰
lóng zhé
谓阳气潜藏。
- 蟠蛰
pán zhé
1.蛰居;隐居。 2.藏伏。
- 土蛰
tǔ zhé
地下冬眠的动物。
- 啓蛰
qǐ zhé
1.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 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 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 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 2.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 骆鹏 《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闭蛰
bì zhé
虫类藏伏冬眠。 《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 杨伯峻 注:“闭蛰谓昆虫蛰伏,於时当建亥之月,夏正之孟冬十月。”《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隆冬闭蛰,毒蛇不出。”
- 蛰蛰
zhé zhé
众多貌。
- 百蛰
bǎi zhé
各种冬眠的虫。
- 潜蛰
qián zhé
潜伏。
- 江蛰
jiāng zhé
指江边冬眠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