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薪
fù xīn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3.指地位低微的人。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
- 鬼薪
guǐ xīn
秦 汉 时的一种徒刑。因最初为宗庙采薪而得名。鬼薪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
- 乌薪
wū xīn
即炭。 宋 陶穀 《清异录·黑金社》:“ 庐山 白鹿洞 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 宋 范成大 《雪中送炭与龚养正》诗:“谁与幽人暖直身,筠笼衝雪送乌薪。”
- 香薪
xiāng xīn
指作为柴火的香木。
- 薪资
xīn zī
薪金
- 薪饷
xīn xiǎng
特指军队、警察所得的报酬,及发给他们的生活用品
- 高薪
gāo xīn
工资、报酬等非常高
- 马薪蒿
mǎ xīn hāo
牡蒿。
- 薪蒸
xīn zhēng
薪柴。《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 孙诒让 正义:“薪蒸即薪柴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唐 薛能 《怀汾上故居》诗:“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薄田遗豆麧,童阜剩薪蒸。”
- 蒸薪
zhēng xīn
1.木柴。 2.烧柴火。
- 获薪
huò xīn
砍下的柴薪。
- 薪荛
xīn ráo
薪柴;柴草。
- 荆薪
jīng xīn
柴草。
- 薪苏
xīn sū
1.柴火。《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郡民 朱百年 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民给其薪苏。” 宋 司马光 《迂书·释迂》:“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刘后 ﹞专务蓄财,其在 魏州 ,薪苏果茹,皆贩鬻之。” 2.樵采。《南史·羊希传》:“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託。”
- 舆薪
yú xīn
满车子的柴。 比喻大而易见的事物。
- 薪胆
xīn dǎn
1.卧薪尝胆。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元 王逢 《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 2.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