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蕃衍
fán yǎn
遂渐增多或增广
- 蕃国
fān guó
1.周 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 番 ”。《周礼·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孙诒让 正义:“《职方氏》九服,蛮服以外,有夷、镇、藩三服……是此蕃国即《职方》外三服也。”《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鵠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 2.泛称 中国 以外的国家。《宋史·食货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 浙 市泊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 3.即诸侯国。蕃,通“ 藩 ”。《后汉书·顺帝纪》:“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龙潜蕃国。” 李贤 注:“从太子废为王,故曰龙潜蕃国。”《后汉书·宋意传》:“ 西平王 羡 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属备具,当早就蕃国,为子孙基阯。”《南史·后妃传序》:“夫人之号,不殊蕃国。”
- 蕃祉
fān zhǐ
多福。《左传·昭公二十年》:“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 汉 班固 《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 放唐 之明文。”《宋史·乐志八》:“以祓以除,锡我蕃祉。”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世俗篤信地理家言,谓葬亲得吉壤,则子孙富贵蕃祉。”
- 蕃变
fān biàn
变迁;变化。蕃,通“ 番 ”。
- 蕃滋
fān zī
繁殖增益。 《国语·越语下》:“五穀睦熟,民乃蕃滋。”《新五代史·杂传八·康福》:“乃令 福 牧马于 相州 ,为小马坊使,逾年马大蕃滋。”《清史稿·兵志十二》:“水草蕃滋,马恃以生息。”
- 蕃华
fān huá
盛开之花。 喻青春。 汉 班倢伃 《自悼赋》:“歷年岁而悼惧兮,閔蕃华之不滋。”《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 蕃卫
fān wèi
1.蕃,通“ 藩 ”。捍卫。《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羽仪帝室,蕃卫王畿。” 2.蕃,通“ 藩 ”。屏障。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凉州 天下之衝要,国家之蕃卫也。”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职司既备,蕃卫如旧。”
- 蕃捍
fān hàn
同“ 蕃扞 ”。《梁书·侯景传》:“令臣作牧此州,以为蕃捍。”
- 蕃扞
fān hàn
藩屏;护卫。蕃,通“ 藩 ”。
- 蕃多
fān duō
犹繁多。 汉 贾谊 《新书·礼》:“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 中 西重立和约……泰西诸国,均於都城列使幕,事言哤襍,部族蕃多,戢暴驯顽,颇非易易。”
- 蕃踰
fān yú
亦称“ 蕃踏 ”。鱼名。即海鹞鱼。
- 蕃昌
fán chāng
蕃衍昌盛。《左传·闵公元年》:“《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窃亢龙之极贵者,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 唐 韩愈 《毛颖传》:“独 中山 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明 刘基 《郁离子·螇螰》:“民物蕃昌,蛮夷嚮风。”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然而这一学派,一经 齐 国 稷下 制度的培植,它便立地蕃昌了起来。”
- 蕃酋
fān qiú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蕃,通“ 番 ”。
- 蕃薯
fān shǔ
即甘薯。蕃,通“ 番 ”。
- 蕃庑
fān wǔ
茂盛。
- 蕃人
fān rén
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 蕃,通“ 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