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箑蒲
shà pú
编织扇子的蒲草。
- 昌蒲菹
chāng pú zū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吕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 蒲帆
pú fān
用蒲草编织的帆
- 匾蒲
biǎn pú
即瓠瓜。
- 伏蒲
fú pú
汉元帝 欲废太子, 史丹 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 伊蒲馔
yī pú zhuàn
斋供,素食。
- 蒲鞭之政
pú biān zhī zhèng
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
- 菖蒲
chāng pú
[sweet flag;calamus(-mi)] 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又可作健胃药,具长叶和辛辣味的主茎
- 菖蒲节
chāng pú jié
指端午节。
- 望杏瞻蒲
wàng xìng zhān pú
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 安车蒲轮
ān chē pú lún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蒲公英
pú gōng yīng
[dandelion] 多年生草本植物( Tarax acum mongolicum ),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黄色,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 蒲墩儿
pú dūn ér
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 九节蒲
jiǔ jié pú
药草名。 菖蒲的一种。茎节密,每寸达九节以上,故名。
- 雚蒲
guàn pú
芦苇和蒲草。泛指水草。
- 蒲月
pú yuè
指农历五月。旧俗端午节,悬菖蒲艾叶等于门首,用以辟邪。因称五月为“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