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受
méng shòu
无故承受某种痛苦
- 蒙古包
měng gǔ bāo
蒙古族人居住的圆顶的毡子帐篷
- 蒙公
méng gōng
1.指秦名将蒙恬。曾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收河南地,并筑长城。 2.即旄头骑。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先驱的骑兵。
- 倥蒙
kōng méng
蒙昧无知。
- 蒙倛
méng qī
亦作“ 蒙箕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 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三尺童蒙
sān chǐ tóng méng
见“ 三尺童子 ”。
- 霾蒙
mái méng
阴霾迷蒙。
- 迷蒙
mí méng
1.蒙昧糊涂。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日用不知,百姓之迷蒙,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 唐 白居易 《闻庾七左降》诗:“后心誚前意,所见何迷蒙。”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巴山蛇》:“食已即饱,心常迷蒙。” 2.指迷迷糊糊。 许杰 《惨雾》中:“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 3.迷茫;模糊不明。 清 江昉 《疏影》词:“迷蒙十亩秋阴里,更悄浸漪漪寒碧。”《新华月报》1961年第9期:“战争经常处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比其他事物更带不确实性。” 4.迷濛: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 宋 翁元龙 《江城子》词:“月帘櫳,影迷濛。”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四山云气迷濛。”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那夜是阴历初六……银汉间薄雾迷蒙。” 5.迷懞:迷惑蒙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或于茶酒糕饼中用药昏迷因而姦污者,虽无恐吓缚制之形,已有计诱迷懞之实,不谓之强姦得乎?”
- 蔑蒙
miè méng
1.亦作“蔑蠓”。 指风云雾气等浮游轻扬之物。一说,指蚊。 2.用以形容飞扬。
- 蒙葺
méng qì
覆盖。《左传·哀公三年》:“蒙葺公屋。” 杜预 注:“以濡物冒覆公屋也。”
- 蒙聋
méng lóng
目不见,耳不闻。 喻糊里糊涂。
- 蒙罩
méng zhào
轻轻地盖着,即笼罩
- 蒙蒙细雨
méng méng xì yǔ
- 童蒙
tóng méng
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 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 2.指无知的儿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 朱自清 《<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 3.指童年。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 清 钱谦益 《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
- 空蒙
kōng méng
细雨迷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