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荆
sān jīng
1.一株三枝的荆树。《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周景式 《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三荆摇落,五都悲凉,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亡。” 3.后魏 置 荆州 于 穰县 (今 河南 邓县 ),置 南荆州 于 安昌 (今 河南 确山县 ),置 东荆州 于 泚阳 (今 河南 泌阳县 ),谓之 三荆 。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胡三省 注。《魏书·尒朱荣传》:“仍出 鲁阳 ,歷 三荆 ,悉拥生蛮北填六镇。”
- 分荆
fēn jīng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云, 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
- 拙荆
zhuō jīng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 裙布钗荆
qún bù chāi jīng
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 劈浪斩荆
pī làng zhǎn jīng
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 椒举班荆
jiāo jǔ bān jīng
春秋 时, 楚国 椒举 与 声子 友善。椒举 逃亡到 郑国 ,打算去 晋国 ,在 郑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晋国 的 声子 ,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 楚 。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 清 钱谦益 《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 绕朝 之赠策、 荆 高 燕市 之饮泣、 孙 刘 狼石 之坐语、 越石 扶风 之歌、 步兵 广武 之叹,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
- 牡荆
mǔ jīng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
- 识荆
shí jīng
1.[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敬辞。 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2.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长史韩朝宗)。-- 李白《与韩荆州书》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 鲁直《次程仲京韵》
- 贱荆
jiàn jīng
谦称己妻。
- 肉袒负荆
ròu tǎn fù jīng
1.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山荆
shān jīng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 大荆
dà jīng
1.植物名,即牡荆。《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则予杖;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实中荻。” 胡三省 注:“大荆,牡荆也,俗谓之黄荆,以为箠杖。” 2.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 。在 甘泉山 (今 陕西 淳化 境)之南。 汉 王褒 《甘泉宫颂》:“ 甘泉山 ,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 大荆 ,后临北极。”
- 两荆
liǎng jīng
北魏 时 荆州 和 东荆州 的合称。《资治通鉴·南齐和帝中兴元年》:“请使两 荆 之众西拟 随 、 雍 , 扬州 之卒顿于 建安 ,得捍 三关 之援。” 胡三省 注:“两 荆 ,谓 魏 置 荆州 於 穰城 、 东荆州 於 沘阳 也。”
- 田荆
tián jīng
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
- 三田分荆
sān tián fēn jīng
比喻 亲戚、家人之间重新和好
- 金荆
jīn jīng
荆树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