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萎苶
wěi nié
犹萎靡;羸弱。
- 苶靡
nié mí
疲惫萎靡。清 冯桂芬 《复庄卫生书》:“蒙读书为文三四十年,所作实不少,而才力苶靡不能振,天实限之。”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一篇第一章:“﹝余﹞志气苶靡,不復能重整旗鼓,竟同志未竟之绪。”
- 衰苶
shuāi nié
亦作“ 衰薾 ”。衰弱疲倦。 宋 梅尧臣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自惟体衰薾,寧堪事艰辛。” 宋 王安石 《与耿天骘书》之一:“岁月如流,日就衰苶。” 清 冯桂芬 《上林督部师书》:“年才四十而衰苶如五六十,虽骤畀以千里之寄,已觉精力不能推行,矧其大者乎?”
- 羸苶
léi nié
同“ 羸薾 ”。 宋 梅尧臣 《种药》诗:“岂惟识草木,庶用补羸苶。”
- 苶然
nié rán
1.疲惫貌。宋 王安石 《答吕吉甫书》:“然公以壮烈,方进为于圣世,而苶然衰疾,特待尽于山林,趣舍异事,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 章炳麟 《四惑论》:“以劳求福者,敦迫为之,犹必苶然疲役。” 2.形容衰落不振。《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復可望矣。” 陈衍 《<剑怀堂诗草>序》:“吾 闽 诗人,至 宋 而大昌,至 明 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风气, 清 则苶然以衰。”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二:“一遇挫折,苶然馁然,前此之壮怀盛气,销磨尽矣。”
- 苶然沮丧
nié rán jǔ sàng
谓精神颓丧。
- 嵬苶
wéi nié
犹委靡。
- 发苶
fā nié
委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