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刺在背
máng cì zài bèi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 芒刃
máng rèn
1.指刀剑锐利处。 俗称刀尖、刀口。 2.比喻人的才气、锐气。 3.犹斧钺。借指诛杀。
- 芒硝
máng xiāo
一种Na 2 SO 4 .10H 2 O矿物,含有一个分子硫酸钠和十个分子结晶水。产于盐湖、干盐湖及水泉,也有粉化状态
- 芒角
máng jiǎo
1.指植物的尖叶。 2.指星辰的光芒。 3.笔锋。 4.棱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 5.犹端倪。
- 芒履
máng lǚ
芒鞋。
- 芒刺在躬
máng cì zài gōng
见“ 芒刺在背 ”。
- 芒屦
máng jù
芒鞋。宋 苏轼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次韵》:“幽人行未已,草露溼芒屨。”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草露不辞芒屨溼,松风偏与葛衣轻。” 清 吴伟业 《赠同年嘉定王进士》诗之二:“彊饭却扶芒屨健,高歌脱帽酒杯狂。”参见“ 芒鞋 ”。
- 芒屩
máng juē
1.即芒鞋。 2.借指隐逸或僧道。
- 芒洋
máng yáng
1.亦作“ 茫洋 ”。亦作“ 芒羊 ”。遨游驰骋、行动自如貌。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圣人无常心》:“当此之时,溷沉太虚,霑溺至和,民忘心意,芒洋浮游,失其所恶,而获其所求。” 唐 韩愈 《杂说》之一:“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 唐 刘禹锡 《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王公神道碑》:“今夫以文学芒洋当世者,谁如 华卿 ,庸自弃邪?” 2.辽阔无边貌。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论<非国语>书》:“其言本儒术,则迂迴茫洋,而不知其适。” 明 高启 《槎轩记》:“或乘洪涛,东入於海,茫洋浩汗,莫得知其所极。” 清 方苞 《与吕宗华书》:“是书卷帙既多……有或致之,观之不能徧也;有或徧之,茫洋而未知所择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浊流茫洋,并健者亦以沦没,膴膴华土,凄如荒原。” 3.迷芒貌。 唐 柳宗元 《与杨京兆凭书》:“ 永州 多火灾,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一遇火恐,累日茫洋,不能出言,又安能尽意於笔砚?” 宋 欧阳修 《乞外任第一表》:“惟两目之旧昏,自去秋而渐剧,精明晻蔼,瞻视茫洋。” 宋 陆游 《腊月十九日午睡觉复酣卧至晚戏作》诗:“枕痕着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 芒刺
máng cì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2.比喻隐患。 3.比喻言词尖刻。
- 芒寒色正
máng hán sè zhèng
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 芒屣
máng xǐ
即芒鞋。
- 芒芋
máng yù
泽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 芒屩布衣
máng juē bù yī
形容穿着粗劣简朴。《梁书·儒林传·范缜》:“在 瓛 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恒芒屩布衣,徒行於路。”
- 芒鞋竹杖
máng xié zhú zhàng
指到处漫游
- 芒焰
máng yàn
1.见“ 芒焰 ”。 2.亦作“ 芒炎 ”。亦作“ 芒燄 ”。指星的光芒。《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元延 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察其驰骋骤步,芒炎或长或短。” 唐 司空图 《<绝麟集>述》:“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星变奇验》:“﹝ 咸丰 ﹞十一年五月,彗星復出西北,长数十丈……余见其芒燄熊熊,几及帝座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