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驼色
tuó sè
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 驻色
zhù sè
驻颜。南朝 梁 刘孝标 《山栖志》:“丘阿陵曲,众药灌丛……可以养性销痾,还年驻色。”
- 香色
xiāng sè
1.芳香和颜色。唐 白居易 《吴樱桃》诗:“含桃最説出 东吴 ,香色鲜穠气味殊。” 唐 薛能 《桃花》诗:“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2.茶褐色。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香色定制》:“国初定制,皇太子朝衣服饰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如:香色礼帽。
- 饥色
jī sè
1.飢饿的面色。 2.飢饿的面色。饥,通“飢”。
- 色飞
sè fēi
1.神彩飞扬。得意貌。 2.光彩照射。
- 飘色
piāo sè
广东 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
- 风色
fēng sè
1.风。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明 高启 《忆远曲》:“ 扬子津 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二:“今按:风亦可言色。《楚辞》云:‘光风转蕙汎崇兰。’ 王逸 註云:‘雨止日出而风,草木亦有光也。’《乐府》:‘今朝风色好。’是风亦可言色。”《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这日将到 大姑塘 ,风色大作……只见两隻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只有凄微的风色,匿黯的日影,重云摩顶,孤鹄啼枝,添绘了几许悲愁的景象。” 2.风势,风向。 唐 韩偓 《江行》诗:“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 宋 苏轼 《与秦少游书》:“约此二十五六间可登舟,并海岸行一日至 石排 ,相风色过渡,一日至 递角场 。”《水浒后传》第十一回:“看见风色顺了, 许义 引路,带了十隻船,一同进发。” 3.泛指天气。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今朝风色好,延瞰极天庄。”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开船那天,风色十分阴沉。” 4.风光,景色。 唐 温庭筠 《西洲曲》:“ 西洲 风色好,遥见 武昌 楼。” 宋 范成大 《长文再作复次韵》:“喜鹊门前人一笑,絶胜风色候 长干 。”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这就是 汉江 前线的自然风色。” 5.形势,动静。《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权 见风色不利,收军还 东吴 。”《说唐》第二四回:“这班人来得古怪,更兼相貌兇奇,莫非有劫王槓的 陈达 、 尤金 在内,你可在此看店,待我入城叫 叔宝兄 来,看看风色,却不可泄漏。” 洪深 《五奎桥》:“ 周乡绅 (看见风色不大好,立起身对 王老爷 ):这里太阳晒,热不过,我们祠堂里去坐罢。” 6.犹风声,消息。《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杨知县 听得这风色慌了,躲在舱里説道:‘奶奶,如何是好?’” 7.神色,脸色。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忠存轨迹,义形风色。”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二回:“ 康顺风 便感到村里人这几天的风色不对。”
- 色额
sè é
种类、数量。
- 顶色
dǐng sè
指顶珠的颜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道:‘顶色不红,一天也驾驭不住。’……制臺被他嬲的没了法,便发气道:‘那么你去戴个红顶子,暂算一个总兵罢。’”参见“ 顶珠 ”。
- 音色
yīn sè
亦称音品
- 靳色
jìn sè
犹吝色。舍不得的神情。
- 面色
miàn sè
1.脸上的气色。 2.指脸。
- 静色
jìng sè
恬静的景象、环境。
- 藏青色
zàng qīng sè
一种颜色,一种蓝与黑的过渡色,很深很深的蓝色,其色素与视觉感浅于黑、深于蓝。
- 青色
qīng sè
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 霜色
shuāng sè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