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功舞
jiǔ gōng wǔ
唐 代舞蹈名。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九功舞者,本名《功成庆善乐》。 太宗 生於 庆善宫 , 贞观 六年幸之,宴从臣,赏赐閭里……帝欢甚,赋诗。起居郎 吕才 被之管絃,名曰《功成庆善乐》。以童儿六十四人,冠进德冠,紫袴褶,长袖,漆髻屣履而舞,号九功舞。”
- 风乎舞雩
fēng hū wǔ yú
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 欲望之舞
yù wàng zhī wǔ
欲望之舞这场舞剧来自爱尔兰西部的阿伦岛Aran Island,Ragus在爱尔兰语里的意识是“欲望”的意思。
- 中夜舞
zhōng yè wǔ
夜半起舞。
- 龙蛇飞舞
lóng shé fēi wǔ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 舞铙
wǔ náo
古乐器。
- 钥舞
yuè wǔ
谓文舞。 吹钥而舞﹐舞时依照钥声为节拍。
- 蚌舞
bàng wǔ
俗称蚌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
- 翩跹飞舞
piān xiān fēi wǔ
形容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 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
- 籥舞
yuè wǔ
谓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 毛 传:“秉籥而舞,与笙鼓相应。”《公羊传·宣公八年》:“万者何?干舞也。籥者何?籥舞也。” 何休 注:“籥,所吹以节舞也,吹籥而舞文乐之长。”
- 筷子舞
kuài zi wǔ
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多流行于 伊克昭盟 地区。舞蹈时手持筷束,按节拍交替击打身体各部位,动作健壮,节奏快速。
- 舞筵
wǔ yán
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旧唐书·西戎传·波斯国》:“自 开元 十年至 天宝 六载,凡十遣使来朝,并献方物。四月,遣使献玛瑙牀。九年四月,献火毛绣舞筵、长毛绣舞筵、无孔真珠。”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鷰蹴飞花落舞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籍中有 吴宜 者, 王 之所狎也。一日,三司燕集,大合乐於公厅。 吴 方舞遍, 实之 被酒,直造舞筵,携之径去,旁若无人。”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常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
- 渝舞
yú wǔ
四川省 渝水 一带的舞蹈。
- 武舞
wǔ wǔ
雅舞的一种,与“文舞”相对。 始于 周 代。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
- 缓歌缦舞
huǎn gē màn wǔ
见“ 緩歌慢舞 ”。
- 舞榭歌楼
wǔ xiè gē lóu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