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舌
xiǎo shé
指鸟儿拂晓的啼鸣。
- 红星舌
hóng xīng shé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
- 舌端月旦
shé duān yuè dàn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 无舌
wú shé
1.没有舌头。 2.谓不善言语、辞章。
- 断舌
duàn shé
割断舌头。古代的一种肉刑。《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后汉书·崔寔传》:“昔 高祖 令 萧何 作九章之律,黥、劓、斩趾、断舌、梟首,故谓之具五刑。”
- 敝舌
bì shé
舌头焦烂。引申为费尽口舌。
- 舌敝
shé bì
见“ 舌弊 ”。
- 撑舌
chēng shé
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 搬舌头
bān shé tou
- 鼓舌掀簧
gǔ shé xiān huáng
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 舌挢
shé jiǎo
舌头举起。形容惊异的样子。 梁启超 《新历史·论纪年》:“昔 上海 强学会之初开也,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当时会中一二俗士闻之,舌撟汗下色变。”
- 挂舌
guà shé
1.挂口。 2.闭口。
- 拉舌头
lā shé tou
没根据地乱说。
- 扪舌
mén shé
按住舌头。表示不说话或不发声。语本《诗·大雅·抑》:“莫捫朕舌。” 宋 苏舜钦 《高山别邻几》诗:“又与斯人离,先日心破折,古也当貽言,在子可捫舌。”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今老矣,追思往事,可为捫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竹木》:“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能事。且捫舌一夜,技痒於心,至此皆思调弄。”
- 截舌
jié shé
搬弄是非。
- 舌战
shé zhàn
激烈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