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灿莲花
shé càn lián huā
形容人口才好,口齿伶俐,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 脣焦舌敝
chún jiāo shé bì
嘴干舌破。形容说话甚多、反复陈述而极度疲劳。语本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脣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羣臣,下养百姓。”《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自此,那个合羣大会也期满散了, 菲亚 又往各地村落,逢人説项,脣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多月。”
- 膏脣拭舌
gāo chún shì shé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 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后汉书·宦者传·吕强》:“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李贤 注:“膏脣拭舌,谓欲谗毁故也。” 清 钱谦益 《<范玺卿诗集>序》:“寖假而膏脣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 鹗心鹂舌
è xīn lí shé
鹗:鱼鹰;鹂:黄莺。 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 齗齿弹舌
yīn chǐ dàn shé
龇牙咧嘴地咒骂。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燕姬》:“所餉不满所望,必齗齿弹舌,狞兇万状。”
- 调脣弄舌
tiáo chún nòng shé
1.耍嘴皮子,纵谈。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无外人来往,恣意调脣弄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 2.搬弄是非。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争宠》:“调唇弄舌,莫非駡詈之言。”
- 鸭舌帽
yā shé mào
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舌扣在一起的帽子
- 舌盲孔
shé máng kǒng
位于舌体和舌根分界线中心处
- 搀话接舌
chān huà jiē shé
插嘴,搭腔。
- 赤舌烧城
chì shé shāo chéng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 拔舌地狱
bá shé dì yù
佛教所说地狱之一。谓凡生前喜欢毁谤别人的人,死后要堕入拔舌地狱,被鬼使把其舌头拔出来,用钉钉住,以示惩戒。《法苑珠林》卷八七:“又缘其妄语,便致两舌,今身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犂耕地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我不是迷信了那因果报应的话,説甚么谈人闺閫,要下拔舌地狱。” 梁启超 《新罗马》第三出 扪虱谈虎客 批注:“吾独怪作者锦心绣口、尔雅温文,何苦造此口孽,不畏拔舌地狱留卿一席耶?”
- 嚼舌
jiáo shé
1.瞎说;没有事实根据地议论 2.作无谓的争辩。 也说嚼舌根、嚼舌头
- 贫嘴滑舌
pín zuǐ huá shé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 拌嘴拌舌
bàn zuǐ bàn shé
口角,争吵。
- 贫嘴恶舌
pín zuǐ è shé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同“贫嘴贱舌”。
- 唼舌
shà shé
形容巧言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