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洊膺
jiàn yīng
多次受到。明 吾邱瑞 《运甓记·牛眠指穴》:“﹝ 陶侃 ﹞擒贼平蛮,翦兇除叛,屡立奇功,洊膺封券。”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元世祖 时, 威尼斯 人 波罗马哥 为 世祖 所宠任,洊膺封圻之寄。”
- 叨膺
dāo yīng
犹叨承,忝受。
- 捬膺
fǔ yīng
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
- 缵膺
zuǎn yīng
承受。
- 膺擖
yīng kā
亦作“ 膺揲 ”。谓以箕舌自向胸前。
- 伏膺
fú yīng
1.服膺。伏,通“ 服 ”。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 许 ( 许询 )?’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 许 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 宋 沉辽 《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归心。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并序》:“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谓从学,师事。《魏书·儒林传·徐遵明》:“师事 张吾贵 , 吾贵 门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数月,乃私谓其友人曰:‘ 张生 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説,不愜吾心,请更从师。’”《南史·刘瓛传》:“ 梁武帝 少时尝经伏膺,乃 天监 元年下詔为 瓛 立碑,諡曰 贞简先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唐 义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学 杜 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鲍 两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
- 膺箓
yīng lù
谓帝王承受符命。
- 拊膺顿足
fǔ yīng dùn zú
捶胸跺脚。 形容哀痛之极。
- 膺箓受图
yīng lù shòu tú
①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 图,河图;箓,符命。②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 膺受
yīng shòu
1.承受。 《书·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 孔 传:“惟我一人亦当受其多福。”《逸周书·克殷》:“ 武王 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 殷 ,受天明命。”《汉书·王莽传上》:“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刘毅传》:“膺受嘉祥。”《新唐书·崔祐甫传》:“公卿大臣膺受宠禄。”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威,足以膺受付託。” 2.犹禀受。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膺受纯性,诞有特表,岐嶷而超等,揔角而逸羣。”《楚辞·天问》“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宋 朱熹 集注:“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 3.犹遭受。 郭沫若 《文化与战争》:“近几年来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也膺受了同样的命运。” 郭沫若 《新文化的使命》:“民族已经膺受着空前的浩劫,而一二文学教员们却要高喊着‘与抗战无关’。”
- 膺俞
yīng yú
亦称“ 膺中俞 ”。中府穴别名。
- 搯膺
tāo yīng
捶胸,椎心。谓哀痛至极。
- 气愤填膺
qì fèn tián yīng
膺: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亦作“愤气填膺”、“愤气填胸”、“激愤填膺”。
- 膺图
yīng tú
承受瑞应之图。指帝王得国或嗣位。
- 膺中
yīng zhōng
胸前两旁高处。
- 荣膺鹗荐
róng yīng è jiàn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载, 孔融 与 祢衡 友善,曾上疏荐 祢衡 曰:“鷙鸟累伯,不如一鶚。使 衡 立朝,必有可观。”后人以“荣膺鶚荐”为贺人登科之颂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