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聪
tiān cōng
1.上天赋予人的听力。 2.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 四聪
sì cōng
1.能远闻四方的听觉。 2.指三国魏夏侯玄等四人。
- 聪明一世,懵懂片时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piàn shí
见“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 塞聪
sè cōng
谓塞住耳朵,示不外听。
- 耳聪
ěr cōng
听觉敏锐
- 神聪
shén cōng
谓天赋聪明。
- 睿聪
ruì cōng
犹圣听
- 聪加人
cōng jiā rén
- 聪辩
cōng biàn
聪慧明辩。
- 聪隽
cōng jùn
1.见“ 聪雋 ”。 2.亦作“ 聪隽 ”。同“ 聪俊 ”。 清 焦循 《忆书》五:“宾客甚多,内一人夸其子聪雋,令当众人诵壁上诗。”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三:“他年青时听说是很聪隽的,八股也做得很出色当行。”
- 高聪
gāo cōng
犹圣聪。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 聪谋
cōng móu
犹聪敏。
- 达聪
dá cōng
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2.使通畅;使疏通。
- 钟聪
zhōng cōng
锺子期 灵敏的听觉。谓知音。
- 聪耳
cōng ěr
1.使听觉灵敏。 《国语·郑语》:“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清 曹籀 《<龚自珍全集>序》:“草则菖蒲薢茩,聪耳而明目;茯苓茱萸,延年而耐老。” 2.指听觉灵敏的耳朵。《墨子·兼爱下》:“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
- 聪朗
cōng lǎng
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