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耄耋
mào dié
犹高龄,高寿。三国 魏 曹操 《对酒》诗:“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北史·尉元传》:“虽老、更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钊 《青春》:“斯则人类之寿,虽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无尽青春之域?”
- 耆耋
qí dié
1.老年。《礼记·射义》:“幼壮孝母,耆耋好礼。” 郑玄 注:“耆、耋皆老也。”《后汉书·黄琼传》:“伏见处士 巴郡 黄错 、 汉阳 任棠 ,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周书·武帝纪上》:“军民之间,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优崇。” 2.指老人。《旧唐书·陆贽传》:“绥辑黎蒸,优问耆耋。” 宋 陆游 《谢致仕表》:“继粟继肉,以养贤才;祝鯁祝噎,以礼耆耋。”
- 耋耄
dié mào
高寿。《晋书·李重传》:“臣访 冲 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藪,老而弥新。”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蔡君墓志铭》:“不尽年可戚嗟兮,儻耋耄渠不为之欢欣!” 清 刘大櫆 《程太夫人寿序》:“八十、九十者所在多有,惟无德以堪之,则虽有耋耄期颐之寿,与朝菌不殊也。”
- 耋老
dié lǎo
1.年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杜预 注:“七十曰耋。”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餘衣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2.老年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何休 注:“谦不敢多索丁夫,愿得主帅一二老夫以自安。”
- 耋寿
dié shòu
高寿之人;老人。
- 大耋
dà dié
古八十岁曰耋。 一说指七十岁。故以“大耋”指老年人,或指高龄。《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耊之嗟,凶。”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宋 陆游 《书志》诗:“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清 姚鼐 《汇香七叔父八十寿序》:“大耋之年,於里中时会亲族,康强娱乐,不知世有缺陷之事。”
- 耋吏
dié lì
老吏。
- 童耋
tóng dié
犹童叟。
- 龆耋
tiáo dié
幼童和老人。
- 老耋
lǎo dié
犹老迈。
- 耋耄之年
dié mào zhī nián
八九十岁的时候。
- 耄耋之年
mào dié zhī nián
耄耋: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
- 齿耋
chǐ dié
年老。 《汉书·孔光传》:“臣 光 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颜师古 注:“臷,老也。读与耋同。”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絶宗绪。”
- 遗耋
yí dié
经历世变的老年人。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三至郎署,坐成遗耋,蹭蹬 江 东,栖栖没齿。”
- 耋艾
dié ài
指高寿的人。
- 髦耋
máo dié
高年长寿。 髦,通“ 耄 ”。 清 方履籛 《清故江西广信府知府康公神道碑》:“即为设严禁,宣明教,延诱髦耋,賙养贫弱,未及朞月,釐然更悔。”参见“ 耄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