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老少
bù lǎo shào
犹言不少。
- 老不才
lǎo bù cái
詈词。没出息的老家伙。
- 不老盖
bù lǎo gài
膝盖。
- 不老春
bù lǎo chūn
酒名。
- 老不死
lǎo bù sǐ
1.詈词。谓年老该死。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我把你个老不死的老贼!”《红楼梦》第七十回:“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十章:“只怪我这个老不死的把下一辈惯坏了。” 2.为对老年人的贬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谁不晓得 张权 是个穷木匠。今骤然买了房子,开张大店,只有你我便知道是老不死将银子买的。”《儒林外史》第九回:“把老嫗駡了几句道:‘你这老不死!老蠢虫!’”
- 不老衣
bù lǎo yī
道袍。
- 月下老儿
yuè xià lǎo ér
神话传说中掌管婚姻之神。借指媒人。
- 骑上老虎
qí shàng lǎo hǔ
犹言骑虎难下。 《红楼梦》第五五回:“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
-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sān shí nián lǎo niáng dǎo bēng hái ér
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 苗振 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謁 晏丞相 。 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 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子者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綳孩儿,亦復何説!’”
- 龙山三老
lóng shān sān lǎo
指 金 元 时的 元好问 (字 裕之 )、 张德辉 、 李冶 三人。
- 三老四少
sān lǎo sì shào
①老少众人。 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三老五更
sān lǎo wǔ gēng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 三老四严
sān lǎo sì yán
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最初由会战于 大庆油田 的人所提出。
- 三老
sān lǎo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 黎丘老丈
lí qiū lǎo zhàng
困于假象、不察真情陷入错误的人
- 七老八十
qī lǎo bā shí
形容年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