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署
xiàn shǔ
1.犹宪衔。 2.犹宪台。指御史之类的衙门。
- 译署
yì shǔ
清 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 署议
shǔ yì
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受署
shòu shǔ
接受委任。
- 使署
shǐ shǔ
使馆。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新使署在 法郎培侯锐街 十号, 许竹篔 星使已驻於此。”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嚮往之。’聊书於此,以俟他日。 光绪 十七年六月在 伦敦 使署, 公度 自序。”
- 云署
yún shǔ
官署。
- 署衔
shǔ xián
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 芸署
yún shǔ
秘书省的别称。
- 署额
shǔ é
题字於碑额。
- 署笺
shǔ jiān
同“署牋”。署名于章奏。
- 离署
lí shǔ
离开职守。
- 玉署
yù shǔ
1.官署的美称。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南史·恩幸传论》:“门同玉署,家号金穴。” 宋 杨万里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诗之三:“看渠还玉署,老我正归耕。” 王闿运 《丁文诫诔》:“光旧德而文通,宜早翔於玉署。” 2.指玉堂。翰林院别称。 唐 吴融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诗:“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詔游。” 元 邓元原 《贺圣节表》:“名叨玉署,目极璇霄。” 明 王洪 《留别孙孟博》诗:“草庐晦跡怜君老,玉署登名愧我先。”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惟 康熙 六年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 索尼 ,既未与金甌之卜,亦不由玉署而来,予謚‘文忠’,实为异数。” 3.指玉宫,道观。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若夫金臺妙境,玉署仙居。” 宋 陶穀 《清异录·兽》:“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
- 牙署
yá shǔ
1.衙门;官署。 2.辽代官名。
- 署牋
shǔ jiān
署名于章奏。
- 灵署
líng shǔ
犹仙府。
- 曹署
cáo shǔ
犹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