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绥
bǎo suí
1.安适,安宁。 2.使得到保全,获得安定。
- 绥旍
suí jīng
见“ 绥旌 ”。
- 垂绥
chuí suí
1.美玉名。 2.枝叶下垂貌。
- 拊绥
fǔ suí
安抚。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居县数年,告訐请託之俗为之一变;其在 武定 ,则尤以镇静拊绥疲人。”
- 绥芬河市
suí fēn hé shì
- 蕤绥
ruí suí
盘曲升腾貌。
- 绥靖
suí 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 绥抚
suí fǔ
安定抚慰。《汉书·翟方进传》:“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屏我京师,绥抚宇内。”《旧唐书·令狐楚传》:“ 楚 绥抚有方,军民胥悦。”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其用意在绥抚其民人,辑和其部族,垦闢其荒地,联络其邦交,沉几观变,引而不发。”
- 绥静
suí jìng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 秦 ;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 汉 室,绥静四海。”《宋史·食货志上》:“ 哲宗 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 蜀 察其世次, 滇 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 苎绥
zhù suí
头巾名,用芒心制做的头巾。
- 绥绥
suí suí
1.舒行貌。 2.茂密繁盛貌。引申为富有文采。 3.垂落貌。
- 绥徕
suí lái
安抚招致。
- 绥服
suí fú
1.古代王畿外围疆域之一。 2.平定征服。
- 时绥
shí suí
四时安好。 旧时书信末端的祝颂语。
- 绥旌
suí jīng
亦作“ 绥旍 ”。 垂旒舒展的旗幡。绥,通“ 緌 ”。
- 散绥
sàn suí
副绥。御者登车时挽手用的绳索。与君所执的正绥(即良绥)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