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年华
jǐn xiù nián huá
指美好的时光。
- 鸳衾绣帐
yuān qīn xiù zhàng
鸳纹的被子和绣花的帐帏。
- 绣市
xiù shì
元顺帝 淑妃 龙瑞娇 ,贪而妒。帝尝赏赐金帛以巨万数。 娇 乃于左掖门内设立市场出卖各色锦缎,时称“绣市”。见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
- 绣工
xiù gōng
指刺绣劳动。
- 绣岭
xiù lǐng
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上,有 东绣岭 、 西绣岭 。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 锦绣江山
jǐn xiù jiāng shān
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 绣岭宫
xiù lǐng gōng
唐 宫名。旧址在今 河南省 陕县 。 唐高宗 显庆 三年建。见《新唐书·地理志二》。 唐 李玖 《白衣叟途中吟》之一:“ 绣岭宫 前鹤髮人,犹唱 开元 太平曲。” 唐 崔涂 有《过绣岭宫》诗。
- 点绣女
diǎn xiù nǚ
谓挑选宫女。
- 绣女
xiù nǚ
1.亦作“綉女”。 从事刺绣的妇女。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周文矩》:“有贵戚游春、擣衣、熨帛、绣女等图传於世。” 2.泛指少女。《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秀才们抱了几本书,就如绣女一般,除了学裡见见县官,多有整世不进县门去的。” 3.指封建时代备选为妃嫔宫女的少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大水》:“ 天啟 初, 吴中 讹言中官来采绣女,民间若狂,一时婚嫁殆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传説道:‘十个绣女要一个寡妇押送。’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隆庆 二年,讹传京中点綉女,一时男女尽皆配合,不论长幼良贱。”参见“ 秀女 ”。
- 闺绣画
guī xiù huà
古代女子的刺绣工艺品。
- 衮衣绣裳
gǔn yī xiù cháng
1.亦作“袞衣绣裳”。 2.借指显宦。
- 绣裳
xiù cháng
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2.犹绣衣。指侍御史。
- 绣画
xiù huà
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
- 花团锦绣
huā tuán jǐn xiù
像花、锦绣汇聚、环绕在一起,形容色彩缤纷、华丽繁盛的景象。
- 锦胸绣口
jǐn xiōng xiù kǒu
犹言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绣口
xiù kǒu
比喻文辞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