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敷纳
fū nà
谓臣下陈奏善策,天子择善采纳。
- 纳税调整
nà shuì tiáo zhěng
是企业所得税中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进行课税,在计算上,税法有着严格的规定,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的计算有着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基础,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以计算出应税所得,并按规定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这一过程,就是纳税调整。
- 纳支法
nà zhī fǎ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又称纳子法。
- 揽权纳贿
lǎn quán nà huì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 揽纳
lǎn nà
1.包揽代纳赋税。 2.收揽容纳。
- 援纳
yuán nà
擢用接纳。
- 纳揆
nà kuí
任用百官。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神宗始於俾乂,上日兆於纳揆。”《隋书·高祖纪下》:“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丹诚大节,心尽帝图,茂绩殊勋,力宣王府。”
- 捐纳
juān nà
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 秦 汉 ,称纳粟。 清 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皇初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詔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然开例三载,所入仅二百万有餘,捐纳知县五百餘人。始则缺多易得,后见非数年不能选授,亦復观望徘徊。”《清史稿·选举志七》:“ 雍正 二年……帝曰:‘垦田事例,於地方有裨益。向因各捐例人多,难於銓选,降旨停止。年来捐纳应用之人,将次用完,越数年,必致无捐纳之人,而专用科目矣。应酌添捐纳事欵。除道、府、同知不许捐纳,其通判、知州、知县及州同、县丞等,酌议準捐。’”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捐纳则废,年资则废,科举则废,将论官者必於大学。”
- 纳胯挪腰
nà kuà nuó yāo
装腔作势,摆架子。
- 按纳
àn nà
按捺。
- 招降纳附
zhāo xiáng nà fù
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招权纳贿
zhāo quán nà huì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 抓权力,受贿赂。
- 招降纳款
zhāo xiáng nà kuǎn
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招降纳顺
zhāo xiáng nà shùn
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归顺的人。
- 招权纳赇
zhāo quán nà qiú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 同“招权纳贿”。
- 招纳
zhāo nà
招引;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