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纱縠
shā hú
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 颜师古 注:“纱縠,纺丝而织之也。轻者为纱,縐者为縠。”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黼黻之服,纱縠之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高平 刘整 有雋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纳紬绢尺度》:“ 周 显德 三年。敕,旧制织造絁紬、绢布、綾罗、锦綺、纱縠等,幅阔二尺起,来年后并须及二尺五分。”
- 绛纱系臂
jiàng shā xì bì
《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泰始 九年,帝( 晋武帝 )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絳纱繫臂。”后代亦有用作定亲标记者。
- 漆纱
qī shā
用漆刷过的纱。《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一时仓卒不及详议,遂用漆纱浅黄之服,使 寿皇 已行之礼,举而復坠,臣窃痛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幞头》:“幞头,朝服也, 北周 武帝 始用漆纱製之,至 唐 又有纱帽之制,逮今用之。”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以漆胶纱曰漆纱。 隋 皮弁用漆纱为之。”
- 浣溪纱
huàn xī shā
见“ 浣溪沙 ”。
- 浣纱溪
huàn shā xī
1.见“浣溪沙”。 2.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3.水名。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见《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苍汇记》。
- 浣纱石
huàn shā shí
亦作“澣纱石”。 石名。相传 西施 在其上浣纱,故名。
- 浆纱
jiāng shā
英文:warp sizing 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 浣纱津
huàn shā jīn
即 浣纱溪 。
- 洋纱
yáng shā
1.中国旧时称用机器纺的棉纱 2.中国旧时称用细棉纱织成的一种平纹细布,质地轻薄,多用来做手绢、蚊帐和夏季服装等
- 泡泡纱
pào pao shā
一种棉织物。组织虽然是平纹,但布面凹凸起伏
- 楚葛湘纱
chǔ gě xiāng shā
湘 楚 产的精细纺织品。
- 棉纱
mián shā
用棉花纺成的纱
- 春纱
chūn shā
生丝织成的薄纱。
- 方目纱
fāng mù shā
古代丝织物名。
- 抽纱
chōu shā
根据图案,将布料所绘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出,连缀成透空的花纹。也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台布、服饰等工艺品
- 戳纱
chuō shā
一种特殊的刺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