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 不可胜纪
bù kě shèng jì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二纪
èr jì
1.谓日、月。《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 、 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 五纬 之绸繆遹皇。” 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2.二十四年。《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3.约指二十余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 清 刘岩 《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 目无法纪
mù wú fǎ jì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 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败法乱纪
bài fǎ luàn jì
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 党纪
dǎng jì
一个政党规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 乱纪
luàn jì
1.败坏或违反法纪。 2.乱世。 3.淆乱头绪。
- 叶光纪
yè guāng jì
古人谓五天帝之一的北方黑帝的名字。
- 代纪
dài jì
即世纪。记载帝王世系及其事迹的史籍。
- 坏法乱纪
huài fǎ luàn jì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守纪
shǒu jì
守,遵守;纪,纪律
- 一纪
yī jì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官能》:“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 第四纪
dì sì jì
[the Quaternary Period]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 友纪
yǒu jì
犹纲纪。
- 偏纪
piān jì
见“ 偏记 ”。
- 五纪
wǔ jì
1.指岁、月、日、星辰、历数。 《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厤数。” 孔颖达 疏:“凡此五者,皆所以纪天时,故谓之五纪也。”《旧唐书·代宗纪》:“叶五纪者,建号以体元;授四时者,布和而顺气。”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布歷推筴,仰测鸿濛;三统五纪,四分九宫;机智可尽,太虚无穷。” 2.五伦。《庄子·盗跖》:“五纪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五纪即五伦也。” 3.一纪为十二年,五纪为六十年。《南齐书·高帝纪论》:“ 宋氏 正位八君,卜年五纪。”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诗》:“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 抚州 写,今来五纪强。”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五纪归来鬢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