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纪
niǎo jì
传说 少皞氏 以鸟纪官,以鸟名官。
- 选纪
xuǎn jì
谓以数计。
- 饬纪
chì jì
整饬纪纲。 谓使令奴仆。
- 阴纪
yīn jì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於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 行纪
xíng jì
犹行程。 唐 司空图 《江行》诗之一:“行纪添新梦,羇愁甚往年;何时 京洛 路,马上见人烟。”
- 纪统
jì tǒng
常道;准则。
- 丧纪
sàng jì
1.丧事。《周礼·天官·大府》:“山泽之赋,以待丧纪。”《礼记·文王世子》:“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 郑玄 注:“纪,犹事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 齐孝公 卒。有 齐 怨,不废丧纪,礼也。” 宋 叶适 《财计上》:“货之滞於民用者,以其贾买之,其赊者祭祀丧纪皆有数,而以国服为之息。”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 2.丧失历纪。《汉书·律历志上》:“ 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 贞纪
zhēn jì
谓清明盛世。
- 纪限
jì xiàn
极限。
- 道纪
dào jì
1.道的规律。 2.道纪司的官员。
- 群纪
qún jì
指各种史书。
- 纪録
jì lù
1.纪,通“ 记 ”。记录,用文字记载。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録。”《魏书·序纪》:“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録焉。”《新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帝尝詔:‘起居纪録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 汉 兴,大中大夫 陆贾 纪録时功,作《楚汉春秋》。” 2.纪,通“ 记 ”。记载事情的文字。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自虽二帝三王之盛,若不存纪録,则名氏年代,不闻於兹,功德事业,无可称道焉。” 宋 曾巩 《请访问高骊世次》:“或来使未能尽对,即諭以候归本国,讨寻纪録,因向后别使人附来。” 沈从文 《<沈从文散文选>题记》:“至于我这两本习作,能看做探路打前站的哨兵纪录,对家乡同好起点参考作用,就足够了。” 3.纪,通“ 记 ”。指做记录的人。 4.纪,通“ 记 ”。官吏有功绩或犯有罪过,记录在案,以为其后升迁、黜罚之依据。《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功合纪録,以劝戎行。”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为国家出死命,使功劳可以纪録。”《明律·名例律·职官有犯》:“其犯应该笞决、罚俸、收赎、纪録者,不在奏请之限。”又 清 制,官吏有功绩者,议叙之法,一曰纪录,二曰加级。纪录计以次,有纪录一次、二次、三次之别,级一当纪录四次。 5.纪,通“ 记 ”。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竟然创造了打死五个敌人的最高纪录。” 秦牧 《长街灯语·中国的书龙》:“这些年来, 美国 和 日本 的最畅销的文学书,都已经达到了八百万册以上的纪录。”
- 重纪
zhòng jì
一个朝代内重复使用的年号。如 元世祖 、 元顺帝 均用“至元”作年号,后代叙述 元顺帝 至元 时事,则加“重纪”,以资区别。 明 宋濂 《上天竺慈光妙应普济大师东溟日公碑铭》:“ 元 重纪 至元 四年,行宣政院采诸人望,以主列刹。”
- 节纪
jié jì
犹节期。 纪为纪年的单位,若干年循环一次为一纪。《汉书·谷永传》:“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至 平帝 乃三七二百一十岁之厄,今已涉向其节纪。”
- 载纪
zǎi jì
犹记载。
- 阳纪
yáng jì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申、子、辰、巳、酉、丑者为“阳纪”。 一说,自黄钟相生,至于中吕而中止,谓之“阳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