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奏
jiū zòu
谓举察其罪,上奏朝廷。
- 纠墨
jiū mò
见“ 纠纆 ”。
- 席纠
xí jiū
唐 人宴饮时以一人为录事,执行酒令,称席纠,亦称酒纠。
- 讽纠
fěng jiū
讽喻纠弹。
- 纠合
jiū hé
1.纠集;聚集;集合(多用于贬义) 2.也作鸠合
- 纠发
jiū fā
举发。
- 纠偏
jiū piān
改正偏向或偏差
- 纠举
jiū jǔ
亦作“糺举”。督察举发。《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絶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北齐书·窦泰传》:“ 泰 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 纠擿
jiū tī
纠举揭发。
- 纠缭
jiū liáo
纠缠;缠绕。
- 纠虔
jiū qián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韦昭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2.引申为纠举督正。
- 蟠屈缭纠
pán qū liáo jiū
弯曲缠绕。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不見夫花匠乎?以松柏之健勁,而能蟠屈繚糾之,使如盤、如梯、如牖、如立人、如卧獸、如蟠蛇,何也?自其勾萌莖達之時而戕賊之也。”
- 纠察
jiū chá
1.维持公共治安;在公众活动中维持秩序 2.维持公共治安的人
- 纠论
jiū lùn
纠弹议处。
- 霓纠
ní jiū
像一条条彩虹纠集在一起。 用以形容梁栋之多。
- 惩纠
chéng jiū
告戒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