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絶统
jué tǒng
中断之宗祀。 多用于王室或有爵位者。详细解释中断之宗祀。多用于王室或有爵位者。《汉书·丙吉传》:“盖闻褒功德,继絶统,所以重宗庙,广圣贤之路也。”《南史·韦鼎传》:“僕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絶统者,无乃是乎。”
- 絶衆
jué zhòng
超群出众。《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羣,勇欲絶众。”《后汉书·祭肜传》:“ 肜 为人质厚重毅,体貌絶众。”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臣愚浅薄,无軼伦之行,絶众之材。”
- 絶驰
jué chí
急速奔驰。 絶驰造句急速奔驰。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柳 惊出,即以 韩 札示之。挟上马,絶驰而去。”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太山府君》:“驭卒鞚大马,甚神骏,上马絶驰,目不容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桓侯》:“马騖驶絶驰,颇觉快意,竟不计算归途,纵马所之。”
- 谢絶
xiè jué
婉言拒绝或推辞。《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耻之,归 鲁 ,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復谢絶宾客,独王( 鲁恭王 )命召之乃往。” 唐 权德舆 《祭子婿独孤少监文》:“谢絶人寰,屏居鄠田。” 萧乾 《凤凰坡上》三:“走近了才看出写的是‘养猪重地,谢绝参观’。”
- 頽絶
tuí jué
衰颓灭绝。《三国志·蜀志·刘理传》:“ 安平王 ,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国嗣頽絶,朕用伤悼。” 南朝 齐 王融 《画汉武北伐图上疏》:“拯玄纲於頽絶,反至道於浇湻。”
- 缺絶
quē jué
犹废缺。
- 絶轨
jué guǐ
犹远迹。指先贤的事迹。词语出处犹远迹。指先贤的事迹。《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 鸿涯 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李周翰 注:“絶,远也;轨,亦跡也。”《隋书·文学传·潘徽》:“加以佃渔六学,网罗百氏,继 稷下 之絶轨,弘 泗 上之沦风。”《宋书·礼志一》:“荡近世之流弊,继千载之絶轨。”
- 遮絶
zhē jué
犹阻断。
- 荒絶
huāng jué
犹邈远。
- 絶迹
jué jì
1.亦作"絶迹"。 亦作"絶迹"。 2.不见踪迹。 3.无人迹处。 4.形迹与外界隔绝。 5.指卓越的功业事迹。更多解释见“ 絶迹 ”。||亦作“绝跡”。亦作“绝蹟”。 6.不见踪迹。《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郭象 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南史·梁吴平侯景传》:“州内清静,抄盗絶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则君之墨本絶跡矣。” 郭沫若 《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大抵在初期,诗歌是最流行的,独幕剧次之,小说则几乎绝迹。” 7.无人迹处。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况 卢敖 一人之身,独行絶迹之地,空造幽冥之语乎。” 8.形迹与外界隔绝。《后汉书·杜根传》:“周旋民间,非絶跡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 唐 王建 《送人》诗:“与君俱絶蹟,两念无因由。” 清 顾炎武 《赠路舍人泽溥》诗:“絶跡远浮名,林皋託孤诣。” 9.指卓越的功业事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絶迹可考于今者也。”《晋书·刘颂传》:“树国全制,始成於今,超 秦 、 汉 、 魏氏 之局节,绍五帝 三代 之絶跡。”
- 遒絶
qiú jué
苍劲有力之极。
- 冠絶
guàn jué
远远超过。
- 絶谷
jué gǔ
1.断绝进食。 2.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词语出处 3.断绝进食。《淮南子·修务训》:“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絶穀不食,以一蹪之难,輟足不行,惑也。” 4.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汉武帝内传》附录:“﹝ 李少君 ﹞少好道,入 泰山 採药,修絶穀遁世全身之术。”《晋书·郗愔传》:“﹝ 郗愔 ﹞与姊夫 王羲之 、高士 许询 ,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絶穀,修 黄 老 之术。”
- 絶经
jué jīng
1.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 2.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更多解释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 3.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
- 衰絶
shuāi jué
衰落绝灭。
- 斗絶
dòu jué
1.陡峭峻险。斗,通"陡"。 2.孤悬。 3.犹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