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亡继絶
cún wáng jì jué
亦作“存亡續絕”。 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 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 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 衛 ;繼絶,謂立 僖公 。”《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 ,社稷所願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 宋 苏轼 《宋襄公论》:“ 桓 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而 齊侯 獲存亡繼絶之名於天下。”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沈论二》:“天生 孔子 不後 周 ,不先 周 也,存亡續絶,俾樞紐也。”
- 亘絶
gèn jué
绵延阻绝。
- 絶仁弃义
jué rén qì yì
谓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老子》:“絶仁棄義,民復孝慈。”
- 举鼎絶脰
jǔ dǐng jué dòu
见“ 舉鼎絶臏 ”。
- 中絶
zhōng jué
1.隔断。 2.中断;绝灭。
- 絶业
jué yè
1.中断的事业。 2.有非凡成就的事业或学业。 3.指无后嗣继承的产业。絶业造句 4.中断的事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反衰世之陵迟,继 周氏 之絶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后汉书·冯衍传上》:“继 高祖 之休烈,修 文 武 之絶业。” 宋 曾巩 《谢赐<唐六典>表》:“伏遇皇帝陛下接五圣之休期,振千龄之絶业。” 5.有非凡成就的事业或学业。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五:“絶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可见士大夫非至性天植、操行不瑕者,必不能壹志单精,成千秋絶业也。” 6.指无后嗣继承的产业。 沙汀 《酒后》:“而且一再发誓要把五亩绝业捐给善堂,以明心迹。”
- 违世絶俗
wéi shì jué sú
同“違時絕俗”。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 謝公 江海之士,違世絶俗乃其常耳。”
- 遁世絶俗
dùn shì jué sú
见“ 遁世離俗 ”。
- 絶世
jué shì
1.断绝禄位的世家。 2.犹弃世;死亡。 3.与人世隔离。 4.冠绝当世。更多解释 5.断绝禄位的世家。《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邢昺 疏:“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絶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復继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絶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南史·荀伯子传》:“ 汉 以 萧何 元功,故絶世輒绍。” 6.犹弃世;死亡。《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絶世于 良 。” 杜预 注:“絶世,犹言弃世。” 7.与人世隔离。《后汉书·袁閎传》:“ 延熹 末,党事将作, 閎 遂散髮絶世,欲投迹深林。” 宋 叶适 《戴少望书》:“奈何以少得丧,一不当意,遂为此等絶世自好、苍莽不可知之事?” 明 李贽 《覆邓石阳书》:“弟初不敢以彼等为徇人,彼等亦不以我为絶世,各务以自得而已矣。” 8.冠绝当世。《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独立。”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郢 客文章絶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有弟 曹植 ,字 子建 ,聪明絶世。” 杨朔 《秋风萧瑟》:“这(指 长城 )不仅是捍卫过我们民族的古垒,也是人类历史上绝世的创造之一。”
- 不絶如缕
bù jué rú lǚ
见“ 不絶如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