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簑风笠
yǔ suō fēng lì
同“ 雨蓑烟笠 ”。 宋 李曾伯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词:“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絶交 楚 徼,雨蓑风笠,投老 吴 磯。”
- 簑笠
suō lì
蓑衣和笠帽。
- 簑衣
suō yī
蓑衣。 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雨披。
- 烟簑雨笠
yān suō yǔ lì
1.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随缘化!” 2.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宋 苏轼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宋 陆游 《溪上小雨》诗:“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簑雨笠身。”
- 雨笠烟簑
yǔ lì yān suō
同“ 雨蓑烟笠 ”。 宋 刘过 《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屨,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 簑衣裙
suō yī qún
草编的下衣。曲波 《林海雪原》十四:“实在没办法,青年小伙子上山时都披着用乌拉草编成的簑衣,裤子也是用乌拉草织成的簑衣裙。”
- 雨簑烟笠
yǔ suō yān lì
见“ 雨蓑烟笠 ”。
- 笠冠簑袂
lì guān suō mèi
戴竹笠,穿蓑衣。 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 清 汤雨生 《明月生南浦》词序:“风日佳时,往往吟啸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尝为天械所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