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箠策
chuí cè
赶马的鞭杖。 《淮南子·原道训》:“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衰制》:“夫法令者,人君之衔轡箠策也,而民者,君之舆马也。”
- 马箠
mǎ chuí
亦作“ 马捶 ”。亦作“ 马垂 ”。马杖;马鞕。《庄子·至乐》:“ 庄子 之 楚 ,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太王 以 狄 伐故,去 豳 ,杖马箠居 岐 ,国人争随之。”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鳩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西湖二集·会稽道中义士》:“马垂问髐形,南面欲起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董 ( 董恒 )怒发如雷,马箠乱下如雨, 封 头面皆破,流血满衣,释手而退。”
- 箠笞
chuí chī
鞭打。《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八:“有家於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於宾客,面发頳而不得语,此家寧可支长久耶?”
- 箠朴
chuí pǔ
拷打。 明 方孝孺 《养素斋记》:“贱胥握文法,富室擅箠朴,讼狱烦滋,世道交削。”
- 折箠
zhē chuí
见“ 折捶 ”。
- 走箠
zǒu chuí
挥鞭。 指骑马飞奔。 宋 曾巩 《里社》诗:“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檣走箠华夷动。”
- 鞭箠
biān chuí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 衔箠
xián chuí
1.马嚼子与马鞭。汉 焦赣 《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 2.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新唐书·郑元铸传》:“且 唐 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馹衔箠於道。”
- 笞箠
chī chuí
亦作“ 笞棰 ”。 亦作“ 笞捶 ”。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打击。《荀子·儒效》:“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北齐书·孝昭帝纪》:“﹝ 高洋 ﹞自是不许笞箠郎中。” 宋 苏洵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威之以刀劒,驱之以笞箠。”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上》:“一得为此(生员),则免於编氓之役……得於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
- 榜箠
bǎng chuí
亦作“ 榜棰 ”。 鞭笞拷打。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梁书·良吏传·沉瑀》:“悉使著芒屩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輒加榜棰。”《旧唐书·王毛仲传》:“ 韦后 称制,令 韦播 、 高嵩 为羽林将军,令押千骑营,榜棰以取威。”
- 杖马箠
zhàng mǎ chuí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 ,国人争归之。” 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 箠挞
chuí tà
拷打。《东观汉记·左雄传》:“ 刘据 为大司农,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将加箠挞。”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今之教子者,都不喻以道理,但箠挞之。”《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妾以诚心告君,如何反告主人,几遭箠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我殁之后,汝叔母失汝祖母欢,恒非理见箠挞,汝叔母虽顺受不辞,然心怀怨毒。”
- 箠抶
chuí chì
拷打。《新唐书·韦伦传》:“ 国忠 ( 杨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