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箝口
qián kǒu
闭口。 谓不言或不敢言。《逸周书·芮良夫》:“贤智箝口,小人鼓舌。”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箝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犖,固所以殊絶凡庸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世人以饶舌掇祸者多;而 习 ( 习解 )迺以箝口丧躯。”《明史·锺同传》:“臣草茅时,闻寺人搆恶,戕戮直臣 刘球 ,遂致廷臣箝口。” 陈炜谟 《狼筅将军》:“ 白棣 靠东坐着,箝口抱膝,像泥塑木雕的菩萨一样。”
- 箝结
qián jié
箝口结舌。谓闭口不敢发表言论。
- 箝揣
qián chuāi
探测。
- 箝默
qián mò
闭口不言。
- 箝击
qián jī
犹夹击。
- 箝求
qián qiú
探求。
- 箝锁
qián suǒ
犹箝制。
- 箝兵
qián bīng
衔枚之军。
- 箝络
qián luò
犹箝勒。比喻控制约束。
- 箝语
qián yǔ
禁止人们相互交谈。指控制言论。
- 箝籋
qián niè
控制;约束。
- 箝制
qián zhì
控制;约束。
- 箝马
qián mǎ
以箝衔马口使之不能食粟。箝马而秣,是被围困者向敌方显示有积蓄、能固守的一种伪装。
- 箝口侧目
qián kǒu cè mù
口不敢言,邪目而视。谓敢怒而不敢言。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薦之曰幹員,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魚肉者,雖痛心疾首箝口側目,而無如何也。”
- 箝束
qián shù
控制;约束。
- 箝塞
qián sāi
控制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