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图受箓
yìng tú shòu lù
图:河图,圣人当世的吉兆;箓:符箓,上载隐语,被看作帝王受命的征验。指帝王是应符命、受河图来统治天下。表示王权是神授的。
- 诰箓
gào lù
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 黄箓
huáng lù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2.道家洁斋之法。
- 丹箓
dān lù
道教的名册、簿籍。
- 符箓
fú lù
1.亦作“符录”。 2.道教所传秘密文书符和箓的统称。《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天安 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坛,亲受符籙。”《隋书·经籍志四》:“符録十七部,一百三卷……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符箓》:“《龙鱼河图》曰:‘天遣 玄女 下授 黄帝 兵信神符,制伏 蚩尤 。’《黄帝出军决》曰:‘ 蚩尤 无道,帝讨之。梦 西母 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坛而请,有玄鱼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盖自是始传符籙也。”一本作“ 符録 ”。 3.道士巫师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相传可以役鬼神,辟病邪。《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 法善 少传符籙,尤能厌劾鬼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山活佛》:“ 乾隆 乙巳、丙午间,有 顺义 民妇 张氏 善医术,兼工符籙祈祷之事。”
- 仙人箓
xiān rén lù
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唐 陈子昂 《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 唐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 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 仙籙 ”。 唐 钱起 《幽居春暮书怀》诗:“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 龟年 疏懒,难随妙工;辞家竟把仙籙诵。”
- 金箓
jīn lù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 《初学记》卷二十三引北周宇文逌《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唐王维《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唐陆龟蒙《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 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唐皇甫冉《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 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 膺箓
yīng lù
谓帝王承受符命。
- 道箓
dào lù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 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 命箓
mìng lù
指注定的命运。
- 受箓
shòu lù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唐孔颖达疏:“伐崇,作灵臺,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河图》。” 2.指道家接受符箓。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隋书·经籍志四》:“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魏之旧。”
- 主箓
zhǔ lù
1.道教职称之一,主掌符箓图籍。 2.指掌管符箓图籍的人。
- 三箓
sān lù
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称。箓,金箓,天帝诏书。
- 上清箓
shàng qīng lù
道教符箓中较为高深的一种。
- 青箓
qīng lù
道教有《太平青箓书》百馀卷,赤界,白素,青首,朱目。相传 三国 吴 于吉 在 曲阳 流水上得之。见《云笈七籤》卷一一一引《洞仙传·于吉》。后因以“青籙”泛指道家经籍。
- 龟箓
guī lù
即龟书。古代常用以作称颂瑞应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