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命
cè mìng
亦作“筴命”。以策书封官授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氏 及 王子虎 、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 杜预 注:“以策书命 晋侯 为伯也。”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大赦天下,乃筴命孺子。” 宋 徐铉 《稽神录·拾遗》:“﹝ 杨彦伯 ﹞復见选用,登朝,至户部侍郎,会临轩策命 齐王 , 彦伯 摄为门下侍郎行事。” 明 方孝孺 《书汉三王策文后》:“ 武帝 朝立三子为王,策命之文深谆温雅,卓然可述。”
- 印策
yìn cè
官印和授爵的策书。
- 同化政策
tóng huà zhèng cè
一般指统治民族的统治阶级强制推行的消灭被统治民族的民族特点的政策。如禁止被统治民族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强迫他们改变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奴役、迫害,以改变其民族成分。
- 策勋
cè xūn
1.见“ 策勋 ”。 2.亦作“ 策勛 ”。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 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 李贤 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 常山 。” 明 唐顺之 《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天子深居九重,如见策勛太易,必至好大喜功。”
- 时务策
shí wù cè
论时务的对策。
- 制策
zhì cè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 元光 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 董仲舒 、 公孙弘 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 张柬之 进士擢第为 清源 丞,年且七十餘, 永昌 初,勉復应制策。” 宋 苏轼 《策别七》:“国家取人,有制策,有进士,有明经,有词科,有任子,有府史杂流。”《宋史·苏轼传》:“ 軾 始具草,文义粲然。復对制策,入三等。”
- 出谋画策
chū móu huà cè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 利润决策
lì rùn jué cè
实现目标利润措施方案的决策
- 神策军
shén cè jūn
1.亦称“神策”。唐禁军名之一。 2.用以美称官兵。
- 策帽儿
cè mào ér
科举考试时,以策问试士,应试者作文的开头部分,俗谓“策帽儿”。
- 倒杖策
dǎo zhàng cè
倒持所拄之杖及马鞭,喻心神恍惚而行动错乱。
- 专策
zhuān cè
独自决定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