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韵
dí yùn
1.谓笛发出乐声。 2.笛发出的乐声。
- 箫笛
xiāo dí
箫与笛。 泛指管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 麟德 二年十月,制曰:‘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哀絃孤引四坐寂,继以簫笛相谐和。”
- 胡笛
hú dí
即羌笛。五孔。
- 腰笛
yāo dí
1.亦作“腰篴”。系在腰间的短笛。 2.指腰悬短笛。
- 鼓笛
gǔ dí
1.鼓和笛。 2.指鼓笛曲。 3.乐器声。
- 苗笛
miáo dí
横吹单簧气鸣乐器。
- 霜笛
shuāng dí
霜天笛声;凄怨的笛声。
- 闻笛
wén dí
魏 晋 之间, 向秀 与 嵇康 、 吕安 友善, 康 安 为 司马昭 所杀, 秀 经 嵇康 山阳 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 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 陇笛
lǒng dí
犹羌笛。胡乐。
- 调笛
diào dí
吹笛。
- 龙笛
lóng dí
亦作“ 龙篴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 铁笛
tiě dí
铁制的笛管。相传隐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响亮非凡。
- 邻笛
lín dí
亦作“隣篴”。篴,同“ 笛 ”。
- 鹰笛
yīng dí
1.笛名。塔吉克 民族乐器。传说为神鹰所化,故称。《解放军报》 2.2:“在那高山牧场上, 塔吉克 族人民点燃起堆堆篝火,吹着鹰笛,面向首都 北京 纵情歌唱。”《诗刊》1978年第5期:“它盘旋,呼啸,抖下灰色的翎羽,落地便化作 塔吉克 人珍爱的鹰笛。”
- 长笛
cháng dí
管乐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从中央C往上三个八度,外形大体与我国竹笛类似
- 笛膜
dí mó
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