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贋笔
yàn bǐ
赝作,代笔。明 吴炳 《绿牡丹·辨赝》:“看些二人,皆属贋笔,前番试作,未必果出本领。”
- 赐笔
cì bǐ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令僕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 笔録
bǐ lù
1.笔记一类的著作。 如: 宋 魏泰 撰有《东轩笔录》。 2.用笔记录。 茅盾 《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亲笔录。”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三:“第二种手续,是见闻所及,随时笔录。” 3.指记录下来的文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社会日报》就说……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 行笔
xíng bǐ
1.中国 书法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也称运笔。语本 汉 蔡邕 《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笔墨》:“ 王右军 少年多用紫纸,中年用麻纸,又用 张永义 制纸,取其流丽便於行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以考证入文》:“字体结密,行笔有法,非今吏书所及。” 2.指行文。 宋 邵雍 《无苦吟》诗:“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参见“ 行文 ”。
- 笔簪
bǐ zān
犹簪笔。 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 笔述
bǐ shù
文字记述;著作。
- 笔赛
bǐ sài
报纸或刊物等举办的征文比赛。《文汇报》(1990年12月7日):“近年来,各种笔赛可谓此伏彼起。”《文汇报》(1990年12月7日):“喜爱写作的我参加笔赛成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 鬼笔
guǐ bǐ
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真菌。 菌盖带红色,表面有粘液,味臭,不可食。有的地方叫狗尿苔
- 降笔
jiàng bǐ
犹降箕
- 阁笔
gé bǐ
停笔;放下笔。
- 笔阵
bǐ zhèn
1.比喻写作文章。 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 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 缺笔
quē bǐ
文字笔画有缺省。旧时多为表示避讳的一种方式。自 唐 代以来,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有意缺笔以示避讳。一般省略最末一笔。
- 麟笔
lín bǐ
孔子 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 还笔
hái bǐ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於冶亭,梦一丈夫自称 郭璞 ,谓 淹 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 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文通 裂锦还笔,入梦以来,便无佳句,人谓才尽。”
- 笔乘
bǐ shèng
指历史著作。
- 笔苑
bǐ yuàn
犹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