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溜
zhú liū
竹制的引水道。
- 湘竹
xiāng zhú
1.即湘妃竹。 2.借指竹席。
- 渔竹
yú zhú
钓竿。
- 清莹竹马
qīng yíng zhú mǎ
男女双方的纯真洁净坚定永恒的爱
- 深竹
shēn zhú
茂密的竹林。
- 竹涧
zhú jiàn
亦作“ 竹磵 ”。 竹林环绕的山涧。
- 竹浦
zhú pǔ
多竹的水滨。
- 竹洞
zhú dòng
竹林深处搭建的简陋竹屋。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三堂二十一咏·竹洞》:“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唐 李绅 《过梅里·上家山》诗:“巖光翻落日,僧火开经室。竹洞磬声长,松楼鐘韵疾。”
- 洗竹
xǐ zhú
削去丛竹的繁枝。
- 泪竹
lèi zhú
即斑竹。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入 楚 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唐 吴融 《春晚书怀》诗:“ 嫦娥 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三:“泪竹斑多徵节操,灵雏年小擅文章。” 清 感惺 《游侠传·侠踪》:“ 九嶷山 ,王气死,泪竹红斑。”参见“ 斑竹 ”。
- 竹泪
zhú lèi
竹上的露滴。
- 泣竹
qì zhú
相传 三国 吴 孟宗 以孝著称。 其母嗜笋,冬天无笋, 孟宗 到竹林中哀叹悲泣,竹笋为之出。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方 《楚国先贤传》。后遂用为至孝的典实。《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教亏。”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卧冰泣竹真堪并,他们都感天地,登臺省。”
- 竹烟波月
zhú yān bō yuè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酒酣琴罷,又命樂童登中島亭,合奏《霓裳散序》,聲隨風飄,或凝或散,悠揚於竹煙波月之際者久之。”
- 竹泉
zhú quán
泉名。 在 湖北省 南部、 长江 南岸,邻接 湖南省 。
- 沛竹
pèi zhú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竹子。
- 沙麻竹
shā má zhú
亦作“ 沙摩竹 ”。竹的一种。根蟠节大,干厚实而坚,可削作弓弩,大者可作茅屋椽梁。《太平御览》卷九六三引 南朝 宋 沉怀远 《南越志》:“沙麻竹,人削以为弓……或曰苏麻竹,或曰麤麻竹。”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沙摩竹, 桂 广 皆植,大如盆碗。竹厚而空小,一人止擎一茎,堪为茆屋之椽梁也。其种者,釤其竿,每截二尺许,钉入土,不逾月而生根叶,明年长芽笋,不三载而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