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竈
huǒ zào
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回:“﹝ 康肉肉 ﹞把 康 家祠堂打扫得一干二净,门上挂起维持会的牌子,里面立起火灶。”
- 竈火
zào huǒ
炊烟。唐 骆宾王 《晚泊蒲类》诗:“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 竈泡
zào pào
盐场的别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沧州 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
- 竈栏
zào lán
灶上搁镬子的隆起部分。状如井栏,故称。《三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他一跳坐在灶栏上,拿一个木杓兜起来,只﹝顾﹞吃。”
- 柴竈
chái zào
烧柴禾的锅灶。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炕》:“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巴金 《<将军集>序》:“在柴灶前面我曾帮忙过轿夫们烧火煮饭。”
- 祀竈日
sì zào rì
祭祀灶神之日。上古祀灶在夏日。后相传 汉宣帝 时有 阴子方 ,于腊日晨炊,见灶神出现,遂以黄羊祭祀而获巨富,因以腊日为祀灶日。事见《后汉书·阴兴传》。后世民间旧俗多以旧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祀灶日。 宋 范成大 《祭灶词》中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及“杓长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句即指此。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祀灶》:“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桿,悬掛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
- 竈房
zào fáng
厨房;灶间。《英烈传》第六回:“昨日临睡时空空一个灶房,这柴那得许多?” 郭沫若 《塔·万引》:“他家里除灶房而外总共只有两间房子。” 李準 《“三眼铳”掉口记》二:“家家户户灶房上冒起一股股青烟。”
- 竈婢
zào bì
女厨工。 宋 周必大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向以为米盐凌杂,鸡豚詬誶,特老媪灶婢之所用心,及泛览于今之士大夫,乃莫不然。”
- 解竈
jiě zào
祭祀灶神。《梁书·萧琛传》:“ 琛 性通脱,常自解灶,事毕餕餘,必陶然致醉。”
- 竈觚
zào gū
1.即灶突。《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庄子》:“ 仲尼 读《春秋》, 老耼 踞灶觚而听。”原注:“觚,灶额也。”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六:“老妻日据灶觚听,邻有神符治病灵。”参见“ 灶突 ”。 2.烧残的木简。指破旧书籍。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诸儒博士於焚弃残剥之餘,搜拾灶觚蠹简,推原故事。” 清 恽敬 《翰林院庶吉士金君华表铭》:“而君独单衣陋食,誾誾粥粥,从事於灶觚蠹简之间。”
- 竈堂
zào táng
方言。 厨房。《何典》第四回:“只晓得烧茶煮饭,踏杀灶堂泥。”
- 减竈
jiǎn zào
战国 时, 魏 将 庞涓 攻 韩 , 齐 将 田忌 孙膑 率师救 韩 。 孙膑 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 魏 军。 魏 军果中其计,追至 马陵道 遭伏击,大败, 涓 自杀。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遂用为典实。《后汉书·虞诩传》:“或问曰:‘ 孙臏 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 唐太宗 《经破薛举战地》诗:“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纵有 孙子 减灶谋,我也未相让。”
- 冷竈
lěng zào
亦作“ 冷灶 ”。久不生火的灶。亦表示贫寒。 唐 刘驾 《送人登第东归》诗:“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间壁一个开胭脂粉铺的 老朱 ,问其所以,知道 郭氏 已经跟人逃走,与了 小璉哥 些饭吃,合 小璉哥 到了家中,前后看了一遍,一无所有,冷灶清锅,好不凄惨。”
- 行军竈
háng jūn zào
部队在战场或野外训练时临时搭建的小型炉灶。 白朗 《八烈士》:“架锅的架锅,拾柴的拾柴,一会的工夫,一个三根粗柳条筑起的行军灶便筑了起来。”
- 军竈
jūn zào
军用的锅灶。《三略·上略》:“军灶未炊,将不言饥。”
- 竈人
zào rén
厨工。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序:“ 青阳尚书 ( 王宗诚 )有女公子与内子友善,貽内子 漳 兰一盆,密叶怒花。俄女公子仙去,兰亦死。弃盆灶间三年矣。今年夏,灶人来告兰復生……赋此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