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稷
xià jì
即下昃。《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范宁 集解:“稷,昃也。下昃谓晡时。”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小序》:“ 皇宋 庆元 改元三月戊申日下稷, 长洲 王楙 书於 不欺堂 之西偏。”
- 稷雪
jì xuě
即霰。下雪前或下雪时所下的小冰粒,因圆如稷粒,故称。
- 宗庙社稷
zōng miào shè jì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 稷门
jì mén
1.古代 齐 城门名。在今 山东省 临淄市 北古 齐 城西边南首,以在 稷山 之下得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莒子 如 齐 涖盟,盟于 稷门 之外。” 杜预 注:“ 稷门 , 齐 城门也。” 2.古代 鲁 南城门名。《左传·定公五年》:“己丑,盟 桓子 于 稷门 之内。” 杜预 注:“ 鲁 南城门。”
- 稷下先生
jì xià xiān shēng
指 战国 时聚集在 齐 稷门 之下的学者。
- 社稷器
shè jì qì
犹社稷臣。
- 宗稷
zōng jì
宗庙社稷。 古代亦常用以代表国家政权。
- 社稷坛
shè jì tán
1.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帝欲祀南郊,﹞於是始筑圜丘社稷坛,作太庙於 大梁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辛酉工赈》:“上减膳撤乐,步祷社稷坛祈晴。” 2.今 北京市 有社稷坛古迹,在 天安门 西侧 中山公园 内。
- 社稷之器
shè jì zhī qì
国家的栋梁之材
- 稷食
jì shí
以稷谷为饭。
- 稷馈
jì kuì
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 稷坛
jì tán
古代祭稷神所筑的坛。
- 稷正
jì zhèng
古代农官名。
- 稷嗣
jì sì
指 汉 叔孙通 。初仕 秦 ,后归 汉 ,拜博士,号 稷嗣君 ,为 汉王 制礼,官至丞相。
- 稷嗣君
jì sì jūn
汉 叔孙通 的封号。
- 稷穑
jì sè
谓 后稷 教民播种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