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税法
liǎng shuì fǎ
唐德宗 建中 年间开始实行的新赋税法。 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法是 唐 代后期直至 明 代中叶田赋制度的基础。《新唐书·杨炎传》:“ 炎 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於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 大历 十四年垦田之数为準,而均收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岁终以户赋增失进退长吏,而尚书度支总焉。”亦省称“ 两税 ”。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新唐书·德宗纪》:“﹝ 建中 元年﹞二月丙申,初定两税。” 宋 苏轼 《策别十五》:“自两税之兴,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
- 上税
shàng shuì
纳税
- 透税
tòu shuì
逃税,偷税漏税。
- 税卡
shuì qiǎ
设站征税的地方。
- 完税凭证
wán shuì píng zhèng
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依照税法规定给纳税人开具的专用凭证。
-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uān shuì jí mào yì zǒng xié dìng
简称“关贸总协定”。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也是有约束力的最大国际贸易契约组织。1947年10月30日,由二十三个国家代表在日内瓦签订。此后协定内容多次修订,成员也不断扩大,至1994年4月达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该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1994年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 关税
guān shuì
国家的一种商品税,征税对象为进出口商品
- 人头税
rén tóu shuì
按人口征收的税。孙中山 《三民主义》:“那就是一个中年生利的男子,每年每人要担负四十五元的人头税。” 王维舟 《红军入川》:“种烟的要烟款,不种田不种烟的,还有人头税、‘懒税’。”
- 两忙税
liǎng máng shuì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故有“两忙税”之称。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有田何不种稻稷?秋收不给两忙税。”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 两税合一
liǎng shuì hé yī
将两部法律法规统一成一部所得税法,在税率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 税赋
shuì fù
田赋;征收田赋。
- 抽税
chōu shuì
课税
- 税寓
shuì yù
租房居住。
- 完税
wán shuì
交税
- 特惠关税
tè huì guān shuì
一国对另一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进口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
- 公税
gōng shuì
官家所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