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禅定
sì chán dìng
佛教语。 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参见“ 四禪天 ”。
- 四禅天
sì chán tiān
佛教有三界诸天之说。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诸天又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之类;二禅为光音天之类;三禅为遍净天之类;四禅为色究竟天之类。色究竟天为色界的极处。参阅《法苑珠林》卷五。
- 四禅
sì chán
佛教语。 即四禅定。
- 禅和气
chán hé qì
僧侣习气。
- 禅和
chán hé
禅和子。谓参禅之人。 唐 裴铏 《传奇·马拯》:“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鉴湖即事》曲:“白髮禪和,墨本 东坡 ,相伴住山阿。” 清 黄景仁 《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 禅味
chán wèi
谓入于禅定时安稳寂静的妙趣。
- 呆禅
dāi chán
比喻隐晦难解的语言或事理。
- 禅号
chán hào
修禅者的称号。
- 禅台
chán tái
古代帝王为祭祀天地山川而筑的祭坛。
- 禅句
chán jù
佛教谈禅之偈语、文句。
- 闭口禅
bì kǒu chán
即禁止自己说话
- 禅变
shàn biàn
变化。
- 受禅台
shòu shàn tái
相传为禅让帝位而筑的坛台。
- 受禅
shòu shàn
亦作“ 受嬗 ”。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 禅受
chán shòu
同“ 禪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刘知几 《史通》云:《汲冢琐语》称 舜 放 尧 於 平阳 ,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 尧 为号。识者凭斯异説,颇以禪受为疑。”按《史通·疑古》作“禪授”。
- 禅友
chán yǒu
即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