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禀知
bǐng zhī
亦作“禀知”。谓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 继之 先到藩署谢委,又到督辕禀知、禀谢。” 裴文中 《戎马声中》一:“我也赞成,以为我们底能力也就止于此了。又与L夫人商量妥协后,就去禀知L老太太。”
- 禀性难移
bǐng xìng nán yí
本性难以改变。
- 禀性
bǐng xìng
禀性就是人的本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
- 异禀
yì bǐng
非凡的天资。
- 禀命
bǐng mìng
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左传·闵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稟命则不威。”《旧唐书·德宗纪上》:“至是 田悦 初稟命, 刘文喜 殄除,羣兇震惧。”《元朝秘史》卷九:“凡那里百姓事务,皆禀命於你,违了的就处治者。” 2.指受之于天的命运或体性。 汉 王充 《论衡·气寿》:“凡人稟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稟气渥薄也。” 宋 梅尧臣 《冬至感怀》诗:“稟命异草木,彼将渐勾萌。”
- 禀假
bǐng jiǎ
谓俸给及借贷。《后汉书·张禹传》:“ 禹 上疏求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稟假。” 李贤 注:“稟,给也;假,贷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元年》:“黄门从官騶蹋踧 蕃 曰:‘死老魅!復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稟假不!’” 胡三省 注:“稟,给也;假,借也。”
- 禀给
bǐng gěi
亦作“禀给”。犹禀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年,南部苦蝗,大飢, 肃宗 稟给其贫人三万餘口。”《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民失业,归 慕容廆 者甚众, 廆 稟给遣还,愿留者抚存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六丁》:“独学舍禀给皆久废,用兵已来,捐貲者率许在籍肄业……雍中人才寥寥,素餐为惭耳。”参见“ 稟食 ”。
- 面禀
miàn bǐng
当面禀告
- 奏禀
zòu bǐng
上奏。
- 申禀
shēn bǐng
禀告,向上级官府报告。
- 禀分
bǐng fēn
天赋的资质。
- 衣禀
yī bǐng
亦作“ 衣廩 ”。指朝廷或官府所赐给的衣服粮食。亦泛指生活供给。
- 谘禀
zī bǐng
1.请示、稟报。 2.请教。
- 长禀
cháng bǐng
由官方长期供给粮米。
- 赋禀
fù bǐng
禀赋。 自然具有的资质。 宋 梅尧臣 《依韵公泽察推》:“窃常恃赋禀,平直如劲箭。” 高凤谦 《论偏重文字之害》:“则以美术文字,非人人所可学而至,必其赋禀独高,又积无数之年月,而后能致也。”
- 递禀
dì bǐng
向上级呈送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顽户任催不纳,排年递禀摘拘。”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三节:“ 成章 主议改成师范学校……因亲至杭州学务处递禀,请其转达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