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名社
wèi míng shè
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1925年成立于 北京 ,因主办《未名丛刊》、《未名》半月刊,故称。初由 鲁迅 创始,后得其大力支持。主要成员有 韦素园 、 李霁野 、 曹靖华 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未名社一向设在 北京 ,也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
- 鸡豚同社
jī tún tóng shè
1.基本解释:比喻同乡人畅叙久别后的情怀。 词语分开解释: 鸡豚 : 2.亦作"鸡"。
- 同社
tóng shè
1.犹同乡,同里。 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 合作社
hé zuò shè
根据互助合作的原则自愿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 按照经营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合作社思想的传播和试验,始于十九世纪初 英国 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我国最早的合作社是1918年创立的北京大学消费合作社。 孙中山 《党员要注意宣传的奋斗》:“要米价平,便要工人同农民办一合作社。”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商号象样的也就是全区老百姓集股办起的一个合作社。”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一:“合作社有低的,土地入股;有高的,土地归公,归合作社之公。”
- 社司
shè sī
主管社仓储粮之官吏。《隋书·食货志》:“收穫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於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冬十月乙亥, 辽 詔诸道置义仓,每岁秋社,民随所穫出粟庤仓,社司籍其目,岁俭,发以賑民。”
- 反社会
fǎn shè huì
指个体的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著差异,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 社友
shè yǒu
同社之人;里中时相往来之友人。
- 西泠印社
xī líng yìn shè
中国 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1904年由 丁仁 、 王禔 、 叶为铭 、 吴隐 等创办于 浙江 杭州 孤山 ,因地近 西泠 而命名。研究印学,颇具声誉。1978年10月,经国家出版局批准,正式列为出版单位。主要承担碑帖、印谱、画册和有关这方面论著的编辑出版任务。
- 南国社
nán guó shè
文学艺术团体。成立于1927年。 田汉 创办。社内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但以戏剧活动为主。1930年因参加左翼戏剧活动被国民党查封。
- 社南
shè nán
复姓。
- 南社
nán shè
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 陈去病 、 高旭 、 柳亚子 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 苏州 。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 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傖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 宁调元 《南社集序》:“吾友 高 子 钝剑 柳 子 亚卢 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復创南社,以网罗当世骚人奇士之作,蔚为巨观。 钟仪 操南音,不忘本也。” 鲁迅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即如 清 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 汉 族的被压制,愤 满 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 民国 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
- 千社
qiān shè
谓二万五千家。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自 莒 疆以西,请致千社。” 杜预 注:“二十五家社;千社,二万五千家。”《史记·齐太公世家》:“ 鲁昭公 辟 季氏 难,奔 齐 。 齐 欲以千社封之。”
- 社区管理
shè qū guǎn lǐ
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 渝大社区
yú dà shè qū
渝大社区由重庆各大高校精英联合创办,旨在更好的服务于重庆各大高校学子。
- 洽阳社区
qià yáng shè qū
洽阳,在宋代立乡里时,属合阳里。
- 社区要素
shè qū yào sù
实现成员的社会化,形成社区文化,社区制度的前提,它指导并控制着社区的行为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属社区形成的一种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社区成员生活和发展新提供的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其它公共设施·社区成员的共同结合感及对某些实际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共同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