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磔刑
zhé xíng
1.五代 时始置的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用内监》:“有内监 高云从 素与 于 相交善,稍洩机务,上闻之大怒,将 高 立置磔刑,其严明也如此。” 2.比喻极大的痛苦。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我受着那样的磔刑,荏荏苒苒地在 嘉定 住了四年,突然遭了意外的斥退。”
- 磔尸
zhé shī
1.见“ 磔尸 ”。 2.亦作“ 磔尸 ”。陈尸。亦指戮尸。《汉书·云敞传》:“ 章 坐要斩,磔尸 东市门 。”《旧唐书·李重福传》:“ 重福 窘迫,自投 漕河 而死,磔尸三日,时年三十一。”《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有讹言摇众及强取人一钱已上者, 存进 皆梟首磔尸於市。”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至 崇禎 初年,罪状发露,押往祖陵,潜行自尽,磔尸 河间 。”
- 磔诛
zhé zhū
指凌迟处死。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唐蒙 即日磔诛市朝,以彰国家大典。”
- 磔裂
zhé liè
1.车裂人体。后亦指凌迟处死。《后汉书·董卓传》:“恨不得磔裂姦贼於都市,以谢天地。” 李贤 注:“磔,车裂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诗:“安得 飞廉 车,磔裂云将躯。”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不踰月,刼盗如故。公捕获之,皆磔裂而徇,然后以闻。” 2.分割;割裂。《文选·扬雄<长杨赋>》:“分剓单于,磔裂属国。” 吕延济 注:“磔裂,破也。” 唐 王续 《负苓者传》:“自 伏羲氏 洩道之密,漏神之几,分张大和,磔裂元气,使天下之智者诡道逆出。”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南渡前,经义简实典古,有补世教,岂若近世浮虚磔裂者所为,宜为先儒之所深取也。”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骈文家尚对偶,讲声韵,固然是可文而文之,可是古文家的磔裂章句,也何尝不是可文而文之呢?”
- 磔杀
zhé shā
诛戮;屠杀。
- 磔格
zhé gé
1.象声词。风吹竹声。 2.象声词。鸟鸣声。 3.象声词。难懂的语声。
- 磔剉
zhé cuò
- 磔锉
zhé cuò
砍杀。
- 磔索
zhé suǒ
象声词。
- 磔磔
zhé zhé
1.象声词。鸟鸣声。 2.象声词。琴声。 3.象声词。棋子声。 4.象声词。爆竹声。 5.象声词。骨节声。 6.象声词。笑声。
- 磔鸡
zhé jī
旧俗于正月一日杀鸡挂于门以除不祥。
- 磔刑地狱
zhé xíng dì yù
挖坟掘墓之人,死后打入磔刑地狱
- 磔暴
zhé bào
斩杀后把尸体暴露示众。《汉书·翟方进传》:“ 义 母 练 、兄 宣 、亲属二十四人皆磔暴于 长安 都市四通之衢。”
- 磔攘
zhé rǎng
见“ 磔禳 ”。
- 磔禳
zhé ráng
亦作“ 磔攘 ”。 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吕氏春秋·季春》:“国人儺,九门磔禳,以毕春气。” 高诱 注:“命国人儺,索宫中区隅幽闇之处,击鼓大呼,驱逐不祥,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九门,三方九门也。嫌非王气所在,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故曰以毕春气也。” 宋 苏轼 《贺正启》:“伏以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方下车而矢磔攘兮,三岁挞而垂效。”
- 磔砉
zhé huā
物体破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