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矫
gū jiǎo
孤傲不屈。
- 诡矫
guǐ jiǎo
诡诈。
- 矫情干誉
jiǎo qíng gān yù
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 矫命
jiǎo mìng
假托。 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若非弦高矫命犒师,以杜三帅之谋,则灭国之祸,当在郑而不在滑也。”
- 矫伪
jiǎo wěi
作伪;虚假。
- 矫上
jiǎo shàng
违抗上司
- 矫拂
jiǎo fú
1.拂逆,违背。 2.纠正。
- 惊矫
jīng jiǎo
受惊而飞。
- 矫枉过当
jiǎo wǎng guò dāng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诬矫
wū jiǎo
虚伪做作;虚假不实。
- 矫诈
jiǎo zhà
虚伪诡诈。
- 奸矫
jiān jiǎo
奸邪矫诈。 指奸邪矫诈的人
- 矫制
jiǎo zhì
1.指假托君命行事。制,制书。《汉书·终军传》:“ 元鼎 中,博士 徐偃 使行风俗。 偃 矫制,使 胶东 、 鲁国 鼓铸盐铁。” 颜师古 注:“矫,託也。託言受詔也。”《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建安 ﹞二十二年, 许 中百官矫制, 遇 虽不与谋,犹被録诣 鄴 ,转为冗散。”《新唐书·王无竞传》:“﹝ 无竞 ﹞眨 广州 ,仇家矫制杀之。”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权市义心无忝,怕甚么矫制开仓蹟可疑。” 2.指假托君命之人。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荡鬼区於 白水 ,擒矫制於遐川。” 赵幼文 校注:“﹝矫制﹞谓 宋建 。《魏志·武帝纪》:‘初 陇西 宋建 自称 河首 平汉王 ,聚众 枹罕 改元,置百官…… 夏侯渊 自 兴国 讨之。冬十月屠 枹罕 ,斩 宋建 , 凉州 平。’”
- 矫国革俗
jiǎo guó gé sú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矫伐
jiǎo fá
作假夸功。
- 矫举
jiǎo jǔ
1.诈称;谎说。《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杜预 注:“诈称功德,以欺鬼神也。” 唐 颜真卿 《谢兼御史大夫表》:“况列曹尚书,古之常伯,如天之有斗,岂易其人?昨以表辞,非敢矫举。”《明史·丘禾嘉传》:“廷议 大凌 荒远不当城,撤班军赴 蓟 ,责抚镇矫举,令回奏。” 2.谓展翅高飞。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矫举鸿已冥,凝寒龙渐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