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瞽引瞽
yǐ gǔ yǐn gǔ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 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 冥瞽
míng gǔ
瞎眼。
- 披瞽
pī gǔ
使盲人复明。
- 顽瞽
wán gǔ
指 舜 父 瞽叟 。语出《书·尧典》:“ 瞽 子,父顽,母嚚, 象 傲。” 孔 传:“无目曰瞽, 舜 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克协 顽瞽 ,应 唐 莅政。”
- 工瞽
gōng gǔ
古代乐官。
- 蒙瞽
méng gǔ
1.蒙蔽。 2.昏暗不明。 3.盲人。 4.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 神瞽
shén gǔ
上古乐官。旧谓能知天道的人。《国语·周语下》:“古之 神瞽 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 韦昭 注:“ 神瞽 ,古乐正,知天道者也,死以为乐祖,祭於瞽宗,谓之 神瞽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愿听臣依 神瞽 律法,试铸编钟一虡,可使度量权衡协和。”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古之 神瞽 ,心諳天地之中声,先立黄钟之管,以定十一律。”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音有自南而北东西者,有自北而南而东西者,孙曾播迁,混混以成,苟有端绪,可以寻究,虽谢 神瞽 ,不敢不聪也。”
- 聋瞽
lóng gǔ
1.犹聋盲。《墨子·耕柱》:“鬼神之明智於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亦莫不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刑之躯。”参见“ 聋盲 ”。 2.比喻欺骗,蒙蔽。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食我园椹,不见好音,诬谤圣人,聋瞽学者。”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二:“ 似道 自知倖致高位,恐人议己,故作为此説,以聋瞽愚俗耳。”《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前代所行《通制条格》之书,非不繁密,但资官吏弄法,民间知者絶少,是聋瞽天下之人,使之犯法也。”
- 盲瞽
máng gǔ
1.看不见。 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章炳麟 《文学说例》:“而訐诞自壮者,反以破碎讥往儒,六百年中,人尽盲瞽,哀哉!” 2.盲人。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以一物不知者为谨慤,以全无心肝者为善良,此等见地,深入人心,遂使举国皆盲瞽之态,尽人皆妾之容。”
- 朦瞽
méng gǔ
1.眼睛失明。 2.指乐官。
- 狂瞽
kuáng gǔ
愚妄无知。多用作自谦之辞。
- 愚瞽
yú gǔ
1.愚钝而昧于事理。多用于自谦。 2.愚昧的人。
- 御瞽
yù gǔ
侍奉帝王的乐工。以盲人为之,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