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睦婣
mù yīn
1.亦作“睦姻”。 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於九族;姻,亲於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2.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 睦友以信
mù yǒu yǐ xìn
要与朋友和睦相处,首先必须守信用。
- 睦亲
mù qīn
1.指宗族中的近亲。 2.对宗族和睦,对外亲友好。
- 睦剧
mù jù
浙江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流行于 淳安 (旧属 睦州 )、 常州 、 开化 一带,与黄梅戏同渊源于 湖北 采茶调。原名三脚戏或三脚班,解放后定名为睦剧。
- 睦友
mù yǒu
和睦友爱。
- 睦忍
mù rěn
和睦容忍。
- 睦邻政策
mù lín zhèng cè
与另一国友好、合作,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
- 睦孰
mù shú
谓风雨调和,五谷丰稔。 孰,通“ 熟 ”。
- 睦邻
mù lín
与邻国或邻家和睦相处
- 睦崇
mù chóng
亲密尊敬。
- 睦睦
mù mù
1.和睦,亲密。 2.恭敬貌。睦,通“穆”。
- 睦雍
mù yōng
亲密和好。
- 睦谊
mù yì
亲善之谊。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 鄂省 所派来 皖 各营係属客军, 寧 军係主位,务须格外联络,以敦睦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用意所在,得无以公府人员,难以议处,无以谢邻国而修睦谊乎?”
- 睦隣
mù lín
见“ 睦邻 ”。
- 睦族
mù zú
和睦亲族。 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 尧 舜 至仁先睦族。”
- 睦姻
mù yīn
见“ 睦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