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省
cún shěng
慰问;问候。《周礼·秋官·大行人》“间问以諭诸侯之志” 汉 郑玄 注:“间问者,间岁一问诸侯,谓存省之属。” 宋 王安石 《与徐贤良书》:“罪逆苟活,向蒙贤者不以无状,远赐存省,区区哀感,所不可言。”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累年沉痼,众药备尝,曾微除愈之期,仅有苏醒之觉。故人玩于存省,或疑无他;医工莫知主名,可谓异疾。”
- 省字
shěng zì
谓叙事简洁,句中无赘字。
- 日省月试
rì xǐng yuè shì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 类省试
lèi shěng shì
宋 代科举制度的名称。相当于省试的考试。《宋史·选举志二》:“帝尝封 蜀国公 ,是年, 蜀州 举人以帝登极恩,径赴类省试,自是为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戊午,詔:‘ 川 陕 类省试合格第一名,依殿试第三名例推恩,餘并赐同进士出身。’”亦省称“ 类试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自 建炎 军兴, 蜀 士以险远,许就制置司类试,与省试同。间有愿赴行在省试者,亦听之。”《宋史·选举志二》:“﹝ 绍兴 ﹞九年,以 陕西 举人久蹈北境,理宜优异,非 四川 比,令礼部别号取放。 川 陕 分类试额自此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詔检正累降指挥,申严行下,於是遂罢诸路类试。”
- 省试
shěng shì
1.唐 宋 时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又称礼部试,后称会试。 唐 姚合 《寄杨茂卿校书》诗:“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除 四川 外,诸州及漕司解士,就礼部贡院锁试,名曰省试。”《宋史·选举志二》:“﹝ 绍兴 七年﹞时闻 徽宗 崩,未及大祥,礼部言:故事,因谅闇罢殿试,则省试第一人为榜首,补两使职官。” 2.元 代以后分省举行的考试。又称乡试。《儒林外史》第七回:“果然英雄出於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 曾国藩 ﹞接连的,中省试,中会试,点了翰林,不多几年,便俨然的挤入了缙绅大夫之林。”
- 省识
shěng shí
犹认识。
- 记省
jì shěng
1.记志省识。 2.回忆;记心。
- 省议
shěng yì
审察议处。
- 计省
jì shěng
1.宋 代管理国家财经事务最高行政机关三司的别称。《宋史·职官志二》:“三司之职,国初沿 五代 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其恩数廪禄,与参、枢同。” 宋 文同 《谢转官表》:“是使吏闈之蕞品,亦升计省之中行。” 2.察考。 元 袁桷 《信州贵溪县杨林桥记》:“二千年来著律令者,长吏率遵守文具,饰传舍,除驛道为急;使者所弗至,不復计省民所必趋而顓受其害。”
- 誓省
shì shěng
即誓社。
- 省訾
shěng zī
检查并纠正谬误。訾,通“ 疵 ”。
- 省解
shěng jiě
谓省试中式。
- 省方观民
xǐng fāng guān mín
省:察看。观察各地民情风俗。
- 观省
guān shěng
1.观察;观看。《后汉书·郑玄传》:“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 宋 王禹偁 《<皇华集>序》:“古者天子五载一廵狩,肆覲群后,观省风俗,黜陟幽明而已。” 2.反观内省。《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 蔡沉 集传:“言尔能常常反观内省。”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讁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 明 何景明 《杂器铭十首》序:“君子察名绎义,则而象之,所以益德也;著之铭章,以时观省,所以闲邪也。”
- 省观
shěng guān
察看;阅览。
- 省见
shěng jiàn
犹言赏识提拔。